暮春争赛白龙池,挂席乘潮采不迟。
千尺螺筐垂海底,翻波不使大鱼知。
暮春争赛白龙池,挂席乘潮采不迟。
千尺螺筐垂海底,翻波不使大鱼知。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一位采珠人利用潮汐在白龙池中采珠的场景。诗中的“暮春”点明了季节,“争赛白龙池”则暗示了采珠活动的热闹与激烈。通过“挂席乘潮”,形象地展现了采珠人借助潮水的力量,迅速而巧妙地进行作业。
“千尺螺筐垂海底”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采珠人使用的工具——螺筐,深达千尺,直入海底,展示了采珠工作的深度和难度。“翻波不使大鱼知”则巧妙地运用比喻,既表现了采珠人的技巧高超,又暗示了他们对环境的尊重与保护,避免惊扰海底生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采珠人的智慧与技艺,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练江风静,卧冰奁百尺,朱阑飞入。
江远浮天天在水,水满半天云湿。
白鸟明边,青山断处,眼冷江头立。
月明潮上,苇间渔唱声急。
几度吹老蘋花,野香无数,欲寄应难及。
天借诗人供醉眼,尊俎一时收拾。
竹里行厨,花间步障,风雨生呼吸。
酒阑歌罢,钓船先具蓑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