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愤》
《书愤》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鼠端持两技终穷,兔窟营三计枉工。

黄屋何劳效椎髻,乌江早拟渡重瞳。

蜃楼人物形才具,蚁国衣冠梦已空。

如此颓波谁为挽,焚香泣血叩苍穹。

(0)
鉴赏

这首诗《书愤》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所作,通过对比鼠、兔与黄帝、项羽的历史典故,以及对蜃楼、蚁国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联“鼠端持两技终穷,兔窟营三计枉工”,以鼠和兔的形象比喻,鼠手持两技(即两面之计),最终却无所成就;兔在洞中精心布置三计,同样徒劳无功。这里暗喻了人在复杂局势下,无论多么周密的计划,都可能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颔联“黄屋何劳效椎髻,乌江早拟渡重瞳”,引用了黄帝和项羽的故事。黄帝曾因椎髻(一种发型)而被误解,实则与事件无关;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考虑过渡江重振旗鼓,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惋惜,也暗示了个人努力与历史进程之间的矛盾。

颈联“蜃楼人物形才具,蚁国衣冠梦已空”,以蜃楼(海市蜃楼,虚幻景象)和蚁国(蚂蚁建立的小型社会)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蜃楼中的形象虽具形态,但终究是虚幻的;蚁国中的衣冠(象征文明与秩序)梦想已经破灭,强调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理想破灭的主题。

尾联“如此颓波谁为挽,焚香泣血叩苍穹”表达了对历史洪流中个人无力改变命运的感慨。面对不断流逝的时间与不可避免的历史变迁,诗人感到无力回天,只能通过焚香、哭泣、叩问苍穹来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渺小感。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题葛玄方朱竹

丹铅随意写生绡,幻出空林绛玉箫。

五月十三曾一醉,至今红晕不能消。

(0)

清明有感

人间春色太无情,不管音容隔死生。

满地梨花坟上雨,一番零落又清明。

(0)

西湖八景·其七湖心春雨

滉漾平湖影碧空,千重树色尽朦胧。

春光何处尤堪赏,多是梨花暮雨中。

(0)

己丑除夕志喜

一岁尽今夕,悲欣异去年。

梅花送残腊,莲炬吐芳烟。

淑气回蓂荚,条风度管弦。

老亲欢膝下,稚子戏灯前。

柏酒山妻进,辛盘诸弟传。

天伦有真乐,喜极不能眠。

(0)

无题·其十

玉殒珠沉思悄然,明中流泪暗相怜。

常图蛱蝶花楼下,记刺鸳鸯绣幕前。

祗有梦魂能结雨,曾无心胆似非烟。

朱颜皓齿归黄土,脉脉空寻再世缘。

(0)

夕阳

羲驭难留忽已西,东山犹带一痕低。

能催古寺疏钟起,渐听孤城画角齐。

影入芦汀群雁落,光衔茅屋乱鸡栖。

此时谁是销魂者,戍妇闺中最惨悽。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