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铅随意写生绡,幻出空林绛玉箫。
五月十三曾一醉,至今红晕不能消。
丹铅随意写生绡,幻出空林绛玉箫。
五月十三曾一醉,至今红晕不能消。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题葛玄方朱竹》。诗中以“丹铅随意写生绡,幻出空林绛玉箫”开篇,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葛玄所绘之竹比作空林中的绛色玉箫,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色泽与形态之美。接着,“五月十三曾一醉,至今红晕不能消”两句,通过一个典故,巧妙地将竹子的色泽与人的感受联系起来,暗示了竹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程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竹子独特魅力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自然美的特质,还蕴含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持久记忆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道曰金丹,儒曰太极,释曰玄珠。
矧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阖*辟机关,抽添运用,返照回光复本初。
休分别,那些儿妙处,无字称呼。
虚中状若蓬壶。
寂静形忘一也无。
问三教根宗,谷神不死,灵源澄彻,诚意如愚。
五气朝元,五常合一,五眼圆明烁太虚。
仙儒佛,派殊而理一,到底同途。
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
放则周流弥六合,卷则退藏于密。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
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四时天地同参,火符合候,默默存真息。
三五归元至德纯,保合太和冲溢。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尽性穷端的。
死生勘破,到头还是空寂。
大道本无象,真性亦非空。
其中造化有无,无有混玄同。
透得玄关一窍,便好回头下手,静里要勤工。
配合些儿妙,朝暮用屯蒙。
采真铅,炼真汞,复真宗。
阳生半夜,重关深锁倒骑龙。
运起周天火候,流戊擒精就己,三性会元宫。
朗朗超今古,神应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