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第宅频更主,此地流传亦到予。
巷僻能来长者辙,门高曾识相臣居。
还依绿树留宾榻,满插牙签贮赐书。
愧荷圣恩归未得,暮年犹自玷朝裾。
长安第宅频更主,此地流传亦到予。
巷僻能来长者辙,门高曾识相臣居。
还依绿树留宾榻,满插牙签贮赐书。
愧荷圣恩归未得,暮年犹自玷朝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新治长安街西屋》。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内阁首辅。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新建居所的感慨与期待,以及对朝廷恩典的谦逊与感激。
首联“长安第宅频更主,此地流传亦到予”点明了长安作为历史名城的地位,以及居住地的频繁更迭,强调了诗人在此处的特殊身份和经历。颔联“巷僻能来长者辙,门高曾识相臣居”通过描述巷道的偏僻和门户的高大,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显赫人物的追忆,以及自己曾经与这些人物有所交集的经历。
颈联“还依绿树留宾榻,满插牙签贮赐书”进一步描绘了新居的环境与陈设,绿树环绕,宾榻待客,书架上插满了牙签(古代读书人常用的书签),象征着丰富的藏书和高雅的学识。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的满意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愧荷圣恩归未得,暮年犹自玷朝裾”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归乡的愧疚之情,以及虽已年迈但仍身居高位的无奈与自省。这里的“圣恩”指的是皇帝的恩赐与信任,“朝裾”则是指朝堂上的官服,象征着官位和权力。整首诗在赞美新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国家、皇权的敬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严嵩对新居的喜悦与期待,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理解。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
衔泥虽贱意有营,杏梁朝日巢欲成。
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
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帐前斲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我老卧丘园,百事习慵惰。
惟有汗漫游,未语意先可。
或挂风半帆,或贮云一舸。
趁潮乱鸣橹,过碛细扶柁。
近辄凌烟海,自笑一何果。
邂逅得奇观,造物岂付我。
古湫石蜿蜒,孤岛松磊砢。
湘竹閟娥祠,淮怪深禹锁。
鬼神骇犀炬,天地赫龙火。
瑰奇穷万变,鲲鹏尚么么。
纷纭旋或忘,追记今亦颇。
作诗配齐谐,发子笑齿瑳。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吾家青萍剑,操割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岐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