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等闲相诳惑,一失人身难再得。
善根微细恶因多,地狱阿鼻无间隔。
不是等闲相诳惑,一失人身难再得。
善根微细恶因多,地狱阿鼻无间隔。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中的第六十八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生命轮回和道德修养的重要观念。诗人强调了欺骗和迷失道路的严重性,指出一旦失去人身(即世俗生命),就很难再得到,因为人的善行积累如微小的善根,而恶行则容易滋生,导致堕入地狱的深渊,如阿鼻狱般痛苦无间。整首诗警示人们要珍惜生命,行善积德,避免沉沦于恶果之中。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
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
殡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
抚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
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
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
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
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驾言出远山,徘徊泣松铭。
雨绝无还云,华落岂留英。
日月方代序,寝兴何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