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风雪几枝眠,君本无心肯乞怜。
高节岂因寒便改,清操应为励弥坚。
谁教岁晚伤迟暮,惯历穷阴渐自然。
松柏比邻时慰藉,莫嫌筇杖与扶颠。
满园风雪几枝眠,君本无心肯乞怜。
高节岂因寒便改,清操应为励弥坚。
谁教岁晚伤迟暮,惯历穷阴渐自然。
松柏比邻时慰藉,莫嫌筇杖与扶颠。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雪中竹子的姿态,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对其高洁品质的颂扬。诗中的“满园风雪几枝眠”描绘了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中,只有几枝竹子依然挺立,暗示了竹子在逆境中的坚强生命力。“君本无心肯乞怜”,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不求人怜悯的高尚情操。“高节岂因寒便改,清操应为励弥坚”,这两句直接赞美了竹子即使在寒冷中也保持其高洁之节,其清白操守更加坚定。接下来,“谁教岁晚伤迟暮,惯历穷阴渐自然”表达了对竹子在岁月流逝中逐渐适应并接受自然规律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竹子在艰难岁月中依然保持坚韧的敬佩。最后,“松柏比邻时慰藉,莫嫌筇杖与扶颠”将竹子与松柏相提并论,表示竹子虽在逆境中仍能给予慰藉,同时以“筇杖”比喻竹子在困难时刻提供支持,进一步凸显了竹子的实用价值和精神象征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在严酷环境下的表现,展现了竹子坚韧、高洁、适应自然、给予慰藉的精神特质,是对竹子品格的高度赞扬。
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
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
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
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
祇今塞下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
相从且作无事饮,莫辞节物来匆匆。
明年上国春应早,棠棣阴中诗更好。
诗成但遣阿买书,邮筒寄我江南道。
歌喉宛转变鸣禽,载酒曾同花下吟。
寒潮不应宿渔浦,挑灯还忆夜深语。
十载故人谁似君,便拟卜邻桑柘村。
青钱未办归期远,满目春山空秀婉。
有酒何须身后名,高轩未必如徒行。
朝看桃杏发红萼,晚来风雨嗟零落。
寻幽选胜不应迟,百岁光阴能几时。
问君何日憩奔走,忍令春色成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