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
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
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
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
祇今塞下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
相从且作无事饮,莫辞节物来匆匆。
明年上国春应早,棠棣阴中诗更好。
诗成但遣阿买书,邮筒寄我江南道。
阳乌阴兔争驰骋,人世光阴刹那顷。
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吃春饼。
前年班春池阳城,民物熙熙箫鼓声。
去年转粟巡边徼,圣朝初下和戎诏。
祇今塞下不传烽,野梅官柳竞春风。
相从且作无事饮,莫辞节物来匆匆。
明年上国春应早,棠棣阴中诗更好。
诗成但遣阿买书,邮筒寄我江南道。
这首宋诗《春日呈韩丈》由章甫所作,以春天的景象和人事变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时光、享受春光的闲适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阳乌阴兔争驰骋”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刹那顷”强调了光阴的迅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玉盘生菜乱青丝”和“三岁公家吃春饼”,展现了春天的传统习俗,以及社会的安宁和谐。
诗中回忆了前年在阳城班春时的热闹场景,去年则转而关注国家边防事务,皇帝发布了和戎诏令,边境局势得以缓和。诗人感慨“祇今塞下不传烽”,意味着和平的到来,野梅官柳共迎春风,显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诗人邀请朋友在这样的和煦春光中“相从且作无事饮”,享受当下,不为繁忙的俗务所扰,同时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明年上国春应早”,并希望能在诗歌创作中表达更美好的愿景,最后嘱咐将诗作寄往江南,传递友情。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对时政和个人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人对春日的美好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