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閒花竞赏音,萧然坐阅岁年深。
当贞固日知高节,只静虚中见本心。
何处乾坤无凤集,他时风雨有龙吟。
向来七子皆充隐,不止山王累晋林。
野草閒花竞赏音,萧然坐阅岁年深。
当贞固日知高节,只静虚中见本心。
何处乾坤无凤集,他时风雨有龙吟。
向来七子皆充隐,不止山王累晋林。
这首宋朝章粲的《敬赋大人竹林真隐之图》描绘了一幅闲适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野草闲花为引,展现出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格。"萧然坐阅岁年深",表现出主人在岁月流转中保持着超脱与淡然的态度。
"当贞固日知高节",赞美主人如竹般坚贞不屈,节操高尚,日复一日地彰显其君子风范。"只静虚中见本心",进一步强调主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真实自我的坚守,这正是竹林隐逸生活的精髓。
"何处乾坤无凤集",借凤凰聚集寓言贤士汇聚,象征着主人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志同道合之人。"他时风雨有龙吟",则以龙吟比喻主人的才华和抱负,即使在风雨中也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最后,诗人提到"向来七子皆充隐,不止山王累晋林",将主人与历史上著名的七位隐士相提并论,赞誉他的隐逸生活不仅限于个人,而是影响了一代人,甚至超越了山王晋林的隐居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隐逸的生活场景,赞扬了主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寓含了对隐逸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往读韩公诗,遥忆合江胜。
今登合江浦,事事得稽證。
时虽秋气高,崖菊开未竟。
蒸水断桥隳,湘流碧苔净。
亭暄日方午,叶战风初劲。
仰止石鼓祠,清宫妥先圣。
扪萝跻窈冥,一径转深茜。
诸贤肃遗像,再拜起深敬。
庶见退之翁,峨冠面中正。
南轩子朱子,左右相辉映。
胜事舞旄倪,大烹繁饾饤。
灵晖烛幽显,艳艳开新镜。
夷考武侯初,爰居赋邦政。
中更二李手,风气日以盛。
三子微一夫,兹院何由竞。
缅怀俱泯泯,揆理殊未称。
先生古良吏,恻恻心所病。
早晚盍经营,仪章须考订。
重来应不厌,更发登临兴。
老蛟何年蜕奇骨,化作枯梅在空谷。
根回微暖欲漏春,风织烟丝裂轻縠。
仙姿疑隔云母帘,欲露不露谁敢觇。
洗髓直求银汉水,飘香肯向含章檐。
至今留得明月影,误寄芳魂呼未醒。
却思深雪在江南,罗袜生尘寒夜永。
广平心肠铁石顽,无情空对冰玉颜。
青鸟来迟碧天阔,梦飞不到罗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