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过宋都,泊舟双庙侧。
永怀此忠良,遗烈传碑刻。
五位俨朝裾,千年同血食。
当时多苟生,贵爵曾谁识。
纵今有丘坟,都已荒荆棘。
古人非轻死,于义实罕得。
英骨化埃尘,令名同鸟翼。
飞翔出后世,景慕无终极。
岂若目前荣,未殁声已息。
西登孝王城,王气由邦国。
八月过宋都,泊舟双庙侧。
永怀此忠良,遗烈传碑刻。
五位俨朝裾,千年同血食。
当时多苟生,贵爵曾谁识。
纵今有丘坟,都已荒荆棘。
古人非轻死,于义实罕得。
英骨化埃尘,令名同鸟翼。
飞翔出后世,景慕无终极。
岂若目前荣,未殁声已息。
西登孝王城,王气由邦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谒双庙》,通过对宋都中的双庙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忠良先贤的深深怀念和敬仰。诗人首先描述自己在八月间泊舟双庙旁,触发了对忠臣遗志的长久思念,他们的英勇事迹被镌刻在石碑上,历久弥新。
接着,诗人感叹这些忠臣生前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崇,即使死后,他们的墓地也已荒凉,与那些苟且偷生之人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他们的高尚节操和为正义而死的精神,如同英魂化为尘埃,却留下了永恒的美名,如同鸟儿的翅膀般翱翔在后世,令人景仰不已。
诗人进一步指出,比起那些生前显赫、身后寂灭的人,这些忠良更值得后人长久地追思和敬仰。最后,他登上孝王城,感受到王气依然从国家中流淌出来,再次强调了忠臣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情的笔触,赞扬了忠臣的高尚品质和不朽精神,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深深的敬意和对忠诚美德的崇尚。
篷窗偏称挂鱼蓑,荻叶声中爱雨过。
莫道陆居原是屋,如今平地有风波。
茫茫苦海,逐浪随波,便宜识取抽头。
恩爱妻儿,都是宿世冤雠。
因循浮华光景,把元阳、拖撒无休。
限到也,看贤家着甚,计脱冥幽。
不悟如斯巇崄,骋机关日夜,计较贪求。
顷刻轮回,千生万劫沈流。
猛舍投玄入妙,免三涂、六道经游。
早下手,与风人物外,结取朋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