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羹真得皂囊书,锦水元来胜石渠。
但宝银钩并铁画,何须玉带与金鱼。
覆羹真得皂囊书,锦水元来胜石渠。
但宝银钩并铁画,何须玉带与金鱼。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杨长孺所作,名为《跋大人论配享书稿》。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与物质财富的态度。
“覆羹真得皂囊书”,这里的“覆羹”指的是古代藏书的地方,“皂囊书”则是用皂囊装裹的珍贵书籍。这句话表明作者获得了真正珍贵的书籍。
“锦水元来胜石渠”,“锦水”喻指文化的源泉,意在比喻这股文化之水自古以来就比实际的河流(石渠)更加宝贵。
“但宝银钩并铁画”,这里的“宝银钩”和“铁画”都是装饰用具,比喻世间的物质财富,虽然华丽却不及真正的文化遗产珍贵。
“何须玉带与金鱼”,“玉带”和“金鱼”同样象征着物质上的奢侈,但诗人认为在拥有了精神上的宝藏后,这些物质的装饰就显得多余了。
整首诗通过对比文化财富与物质财富,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承和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于物质追求的超越态度。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修养和品格的崇高追求。
看月开帘惊飞雨,万叶战秋红苦。
霜飙雁落,绕沧波路。一声声,催笳管,替人语。
银烛金炉夜,梦何处?到此无聊地,旅魂阻。
眷想神京,缥缈非烟雾。对旧河山,新歌舞。
好天良夕,怪轻换华年柱。塞庭寒,江关暗,断钟鼓。
寂寞衰灯侧,空泪注。苕苕云端隔,寄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