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年看井干,结夏闭山门。
路夹双峰起,泉流百道喧。
葡萄缠废栋,蛱蝶舞荒园。
窈窕堪栖隐,逢人未可言。
问年看井干,结夏闭山门。
路夹双峰起,泉流百道喧。
葡萄缠废栋,蛱蝶舞荒园。
窈窕堪栖隐,逢人未可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天宁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问年看井干",暗示寺庙历史悠久,诗人询问其建造年代,可能在井边石刻或古物中寻找答案。"结夏闭山门"则写出寺内清幽,夏季来临,山门紧闭,仿佛与世隔绝。
"路夹双峰起"描绘了山路蜿蜒,夹在两座山峰之间,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泉流百道喧"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生动气息,泉水从众多路径流淌,声音嘈杂而悦耳。
"葡萄缠废栋"描绘了一幕衰败的景象,废弃的屋梁上爬满了葡萄藤,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蛱蝶舞荒园"则以蝴蝶在荒芜的庭院中翩翩起舞,增添了生机和寂寥之感。
最后两句"窈窕堪栖隐,逢人未可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想要在此处静心修行的愿望,但又因为环境独特,怕难以向他人述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宁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沧桑,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隐逸情怀。
远师虞秘监,今喜识玄孙。
形像丹青逼,家声器宇存。
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
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
伫鸣南岳凤,欲化北溟鲲。
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过逢联客位,日夜倒芳尊。
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
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辞喧。
书籍终相与,青山隔故园。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
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
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
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
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
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
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
山头与涧底,闻健且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