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藏云境界宽,仙源江上起峰峦。
莺啼翠柳三春暖,松隐清风六月寒。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
万里藏云境界宽,仙源江上起峰峦。
莺啼翠柳三春暖,松隐清风六月寒。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象,以萧岩为背景。"万里藏云境界宽"展现了山势的辽阔与云雾缭绕的神秘感。"仙源江上起峰峦"则点明了山川位于江边,犹如仙境般迷人。
"莺啼翠柳三春暖"通过莺鸟的鸣叫和翠柳的嫩绿,渲染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和温暖气息。"松隐清风六月寒"则以松树和清风暗示即使在炎热的六月,山中仍有清凉之感。
"飞雁忽惊天柱过"借飞雁穿越天际的瞬间,增添了动态的意象,让人想象山的高耸。"蛰龙犹向石潭蟠"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神秘生物,如龙潜伏在石潭,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向往在这样的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欢乐,流露出归隐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之情。
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
花鸟既环合,江山复骈抱。
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白云谢归雁,驰怀洛阳道。
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
岩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云迷禅处石,院掩写来真。
寂寞焚香后,闲阶细草生。
积阳虽有晦,经月未为灾。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汉回。
仁心及草木,号令起风雷。
照烂阴霞止,交纷瑞雨来。
三辰破黍稷,四达屏氛埃。
池溜因添满,林芳为洒开。
听中声滴沥,望处影徘徊。
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
无论验石鼓,不是御云台。
直颂皇恩浃,崇朝遍九垓。
归去新战胜,盛名人共闻。
乡连渭川树,家近条山云。
夫子能好学,圣朝全用文。
弟兄负世誉,词赋超人群。
雨气醒别酒,城阴低暮曛。
遥知出关后,更有一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