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缥缈黄金阙,十二玲珑白玉楼。
明朝了却人间梦,独跨青鸾自在游。
九重缥缈黄金阙,十二玲珑白玉楼。
明朝了却人间梦,独跨青鸾自在游。
这首诗以“谢世诗”为题,由元代诗人赵氏所作,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九重缥缈黄金阙”,以“九重”形容天界的深邃与高远,“缥缈”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一种虚幻而神秘的气息,“黄金阙”则是对理想世界富丽堂皇的想象,黄金作为贵重之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次句“十二玲珑白玉楼”,进一步描绘了理想世界中的建筑之美。“十二”与“九重”相呼应,同样强调了其高耸入云、难以触及的特性,“玲珑”则形容建筑结构的精巧与细腻,“白玉楼”则以白玉的纯洁与珍贵,象征着理想世界中的纯净与完美。
后两句“明朝了却人间梦,独跨青鸾自在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通过“明朝了却人间梦”,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将告别尘世的束缚与困扰,追求更加自由与真实的自我。而“独跨青鸾自在游”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即将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青鸾作为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灵性与自由,诗人独自驾驭青鸾,意味着他将摆脱世俗的羁绊,自由翱翔于理想的天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理想世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夏夕载月宜,盈手冰光满。
今岁雨旸时,幸可閒遨散。
近旬泽稍稀,踊惧将成旱。
未至彻减甚,泛舟心独懑。
一夜大沾膏,雅得事游衍。
谁知时易迁,月上较前晚。
待之迤西岸,东冈屡举眼。
金轮涌出林,大地清辉转。
谯楼已初更,却命兰桡返。
徘徊讵不佳,流连实非善。
数日以来实盼晴,所为收砻麦未毕。
街头新饼已上盘,麦后种菽苗又出。
昨近炎蒸特异常,雨其时矣奚可必。
卓午云生倏满空,初风风息雨随密。
或徐或疾或㿽倾,檐溜已鸣溪水泌。
如人所愿惠天恩,普利农功真大吉。
怵惕自问承惠方,惟益爱民凛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