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阎伯钧书》
《得阎伯钧书》全文
唐 / 李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bǎijūnshū
táng /

qíngláiduìjìnglǎnshūtóuxiāoxiāotíngshùqiū

guàilángānchuízhùzhīyuánchóuchàngduìyíngōu

注释
情来:情感涌现。
对镜:对着镜子。
懒:懒得。
梳头:梳理头发。
暮雨:傍晚的雨。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凄凉。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秋:秋天。
莫怪:不要责怪。
阑干:栏杆。
垂玉箸:挂着晶莹的泪珠。
玉箸:比喻泪水。
只缘:只是因为。
惆怅:忧郁、伤感。
银钩:月牙或银制的挂钩,此处代指月亮。
翻译
情感涌上心头,对着镜子懒得梳理秀发。
傍晚时分,秋雨潇潇,打在庭院的树木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冶的作品,名为《得阎伯钧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接到朋友阎伯钧来信后所表达的情感和心境。

“情来对镜懒梳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收到好友书信后的心情,面对着镜子,却没有心思去整理自己的发髻。这里的“懒”字传递出一种淡漠和无奈的情绪,也许是因为远离故土或是对于现状的不满。

“暮雨萧萧庭树秋”,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氛围,傍晚时分细雨绵绵,庭院中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这里的“萧萧”和“秋”字,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怀紧密相连。

“莫怪阑干垂玉箸”,这句表达了对朋友书信中所提及内容的理解与同情。“阑干垂玉箸”形象地描述着书信中的文字如同珍贵的玉液一般,流淌在纸上。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心意的珍视和感激。

“只缘惆怅对银钩”,最后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寂寞。银钩可能是指头上的饰物,这里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与孤独的心境。而“惆怅”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友情以及个人情感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摹,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交流中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微妙。

作者介绍

李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挽杨知府·其三

见说佳眠食,遗身疾自无。

方期操几杖,俄已易床肤。

久读耆旧传,仍联嫁娶图。

湘岑望不到,洒泪向天隅。

(0)

次韵梅花

阴阴雪意云垂地,曳策微行傍清泚。

眼明横路出江梅,烟瞑沙寒迷表里。

当年一梦山月明,依约瑶台见仙子。

俗缘掣肘意未了,弄出飞琼乱纷委。

摩娑铜狄岂须话,沧海扬尘固其理。

花神纵步来阆苑,羞怕唐昌偷玉蕊。

回风自作妆半面,泣露真成愁龋齿。

相看一笑岂易得,分与天香更清美。

那知脱屣尘寰去,顷刻蓬莱三万里。

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

(0)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其一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彊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0)

离临安日范伯达送茶约至钓台烹之正月十八日宿台下兼简务德

过尽长滩唤落帆,舟人取火上高岩。

已携败絮来投宿,记有珍茶旋启缄。

忽忆住时同短?,要须于此办长镵。

可怜一夜梅花雨,点滴犹随舳尾衔。

(0)

重阳不见菊次诸公韵·其一

我圃黄花晚,君行不下舆。

屏居甘寂寞,佳节愧空疏。

小待西风急,频游夏屋渠。

开时即重九,那恨子来徐。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一边庭

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

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