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冶的作品,名为《得阎伯钧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接到朋友阎伯钧来信后所表达的情感和心境。
“情来对镜懒梳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收到好友书信后的心情,面对着镜子,却没有心思去整理自己的发髻。这里的“懒”字传递出一种淡漠和无奈的情绪,也许是因为远离故土或是对于现状的不满。
“暮雨萧萧庭树秋”,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氛围,傍晚时分细雨绵绵,庭院中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这里的“萧萧”和“秋”字,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怀紧密相连。
“莫怪阑干垂玉箸”,这句表达了对朋友书信中所提及内容的理解与同情。“阑干垂玉箸”形象地描述着书信中的文字如同珍贵的玉液一般,流淌在纸上。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心意的珍视和感激。
“只缘惆怅对银钩”,最后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寂寞。银钩可能是指头上的饰物,这里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与孤独的心境。而“惆怅”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友情以及个人情感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摹,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交流中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微妙。
阴阴雪意云垂地,曳策微行傍清泚。
眼明横路出江梅,烟瞑沙寒迷表里。
当年一梦山月明,依约瑶台见仙子。
俗缘掣肘意未了,弄出飞琼乱纷委。
摩娑铜狄岂须话,沧海扬尘固其理。
花神纵步来阆苑,羞怕唐昌偷玉蕊。
回风自作妆半面,泣露真成愁龋齿。
相看一笑岂易得,分与天香更清美。
那知脱屣尘寰去,顷刻蓬莱三万里。
黄昏谁伴醉乡归,天色无情淡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