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其二》
《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其二》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镇危关锁钥长,一归寇盗总猖狂。

心因忧国浑如醉,鬓为论兵半有霜。

椽笔携将分子姓,靴刀留取压文章。

入郊先问躬耕地,简较秋原几树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题为《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

首联“再镇危关锁钥长,一归寇盗总猖狂。”描绘了边关的险要与敌寇的猖獗,暗含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面的感慨。接着,“心因忧国浑如醉,鬓为论兵半有霜。”诗人的心因忧虑国家而仿佛陷入醉酒的状态,头发因为谈论军事策略而斑白,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军事事务的专注。

“椽笔携将分子姓,靴刀留取压文章。”这里提到携带文具和兵器,既体现了文武并重的思想,也暗示了诗人作为文人兼武人的身份,以及在国家危难时刻,文人亦应肩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入郊先问躬耕地,简较秋原几树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首先询问的是历史人物的耕作之地,然后简略地查看了秋天田野中的几棵桑树,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农耕文明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文武结合、农耕文明的重视,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琴操十首·其四越裳操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厥临孔威,敢戏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0)

县斋读书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

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

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

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0)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六

贪人好聚财,恰如枭爱子。

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

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祸起。

无财亦无祸,鼓翼青云里。

(0)

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0)

哭曲象

忆昨秋风起,君曾叹逐臣。

何言芳草日,自作九泉人。

(0)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