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
想得分根自旸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
想得分根自旸谷,至今犹带日精华。
这首诗名为《佛桑花》,作者是宋代诗人姜特立。诗中通过描绘东方的扶桑木和南方盛开的朱槿花,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这些植物来源的想象。扶桑木象征着光明和温暖的源头——旸谷,暗示了佛桑花汲取了太阳的精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的赞美,以及对阳光与生命力的崇尚。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我昔庐山寻瀑布,香炉峰上披烟雾。
白云无事早知还,欲共渊明奋高步。
渊明醉石横溪边,九叠屏风三叠泉。
饮酒正怜重九日,闻钟忽悟远公禅。
吾心皎皎如秋月,照映寒潭无可说。
何妨变化若浮云,自有光辉含积雪。
沙门束教非高士,吾今况尚为人子。
养母宜耕十亩田,求人欲著三朝史。
简君旧赠庐山篇,庐山回首泪潺湲。
遗民此日成通隐,啸傲王侯亦偶然。
华姜本秦人,平生爱芦酒。
华山玉泉与醴泉,槐曲酿之尝在手。
截竹为筒一尺长,华夫相对吸天浆。
注以玉女洗盆水,糟中时有莲花香。
自到岭南芦酒少,荔枝龙眼甜难尝。
樽石先生知嗜好,惠我数罍手所造。
秦娥一笑忘他乡,粤客三杯通大道。
夫妇欢娱曾几时,一朝蕙草先秋萎。
中圣中贤我不忍,含哀久与杜康辞。
先生悯念黄泉下,芦酒今朝奠一斝。
馨香更用返魂烧,清冷如将甘露洒。
恍惚既醉朱颜酡,姗姗来迟可奈何。
意气未能忘赋客,精灵应解报恩波。
壮士当袭莒,不与五乘宾。
同国非所知,愤然丧厥身。
征夫已向疆场没,少妇闻声肠断绝。
驰驱远道负遗骸,知礼辞君郊吊来。
激烈精诚贯昊帝,一声号动都城颓。
无父无夫复无子,妇人所欠惟一死。
艳骨葬于鱼腹中,黄泉婉娈从夫子。
世间男儿髯似戟,忍辱偷生视戴履。
何如窈窕一红颜,命若鸿毛赴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