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苞拆。巡檐一笑风情别。风情别。
广平空道,心肠如铁。灞桥更有狂吟客。
短鞭破帽貂裘窄。貂裘窄。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红苞拆。巡檐一笑风情别。风情别。
广平空道,心肠如铁。灞桥更有狂吟客。
短鞭破帽貂裘窄。貂裘窄。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黎廷瑞的《秦楼月·忆秦娥》中的第五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风情画,通过对红苞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独特的意境。
"红苞拆",以红苞初绽的形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又暗示了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巡檐一笑风情别",词人漫步檐下,笑中含有一丝离别的感伤,风情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微妙情感。
"风情别。广平空道,心肠如铁",广平,地名,这里可能暗指远方的爱人。词人说心肠如铁,表达了对分离的坚韧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灞桥更有狂吟客",引用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境,借以表达词人对远方的渴望和对相聚的期待。
"短鞭破帽貂裘窄",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落魄却又坚韧的旅人形象,他身着窄小的貂裘,骑着瘦驴,行走在风雪中,显示出词人对生活的艰辛体验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貂裘窄。瘦驴卓耳,一鞍风雪",再次强调了环境的艰苦和人物的孤独,通过“卓耳”(驴耳朵直竖)这一细节,更显出词人不屈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人物状态,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对生活的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宋词婉约中不失豪放的风格。
落魄狂生,四十无闻,自顾奈何?
纵青缃搜遍,文堪泣鬼;黄金散去,门可张罗。
壮不如人,老之将至,历尽沧桑掣电过。
相看处,厌衣冠优孟,蜗壁千戈。蹉跎甘守岩阿。
叹镜里星星点鬓多。算来时豪气,似泥沾絮;
眼前流景,若织抛梭。
亦已焉哉,嗟无及矣,莫漫牢骚更着魔。
从兹后,且逢场作戏,剧饮欢歌。
帆挂秋江半。瞰高空、长山如带,长河如练。
燕子矶头凝暮霭,无数舟停水面。
看不尽、山容近远。
芦荻洲中森敌罍,战西风、摇飏牙旗展。
黄叶舞,碧云卷。留都自昔称雄健。
笑吴儿,筹边乏策,空誇天限。
惟有波心一片月,照彻古今不变。
叹转眼、兴亡飞电。
试向钟陵高处望,问当年、王气今谁见?
思往事,情难按。
日出东方,云散中天。夜来好雨,朝晴豁然。
迩日颇欣晴雨时,亦惟时矣愁益滋。
三百六旬例一睫,六龙历天而不知。
爝火其劳乎,鲁戈真诞兮。
咨汝和咨汝羲其,何能终古无薄蚀,万物久照澄光辉。
君子有过其固也,日月之过维何其,谁能叩天一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