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望故乡,魂魄所从始。
狐死必首丘,远游今安止。
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
时无雒川妃,谁发予琼齿。
有鸟自南来,丹翎纷不理。
雄鸠虽巧言,苟合中诚耻。
茕独夫何言,临流泪如水。
遥遥望故乡,魂魄所从始。
狐死必首丘,远游今安止。
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
时无雒川妃,谁发予琼齿。
有鸟自南来,丹翎纷不理。
雄鸠虽巧言,苟合中诚耻。
茕独夫何言,临流泪如水。
这首诗名为《咏怀(其十一)》,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遥遥望故乡,魂魄所从始”,诗人站在远方眺望故乡,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仿佛魂魄都开始追寻起故乡的方向。接下来,“狐死必首丘,远游今安止”引用了“狐死首丘”的典故,表达出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向着故乡,如同狐狸死后头颅必指向出生的丘陵一样。
“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描绘了一幅春天嵩丘山间花开烂漫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时无雒川妃,谁发予琼齿”一句,却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暗含着对失去美好事物的哀叹,仿佛失去了那位能为他带来琼浆玉液的雒川妃,使得这美好的景色也失去了意义。
“有鸟自南来,丹翎纷不理”描述了一只南飞的鸟儿,羽毛鲜艳,但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毫不在意。这既是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世界中种种束缚的无奈与抗争。“雄鸠虽巧言,苟合中诚耻”通过对比雄鸠的巧言令色与内心的真诚,表达了诗人对于虚伪与真实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真诚而非表面的花言巧语。
最后,“茕独夫何言,临流泪如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即使面对着泪水如流水般涌出,也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痛苦与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深切感受。
盆池露冷荷半枯,碧波风细双游鱼。
美人坐此碧玉椅,屏山方案碧蟾蜍。
椅后二女执缨立,案前二女娇滴滴。
大女手扶小女腰,小女娇倚大女膝。
凉风入树落翠槐,秋深不见羊车来。
金铃响处吠黄犬,美人笑托芙蓉腮。
昔人称好士,乃有黄金台。
黄金亦何物,顾用骄贤材。
叶生被短褐,志力何雄哉。
北走叫阊阖,红云指崔嵬。
终焉无苟售,自保同婴孩。
车服非吾荣,黄金直浮埃。
十年今何官,茅屋歌苍苔。
岂无琅玕树,凤飞故低佪。
一朝脱身去,欻观云路开。
叶君善自爱,往矣无嫌猜。
迷邦古所诮,岂弟贵不回。
愿言吐奇胸,落落排风雷。
尚念穷贱者,衡门守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