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世属斯人,五百年继起伊谁,天心难问;
忧时思硕辅,十万户同声哀悼,湘水无情。
名世属斯人,五百年继起伊谁,天心难问;
忧时思硕辅,十万户同声哀悼,湘水无情。
此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百熙先生。上联“名世属斯人,五百年继起伊谁”,感叹张百熙先生之才德冠绝一时,其影响力跨越千年,却无人能与其相媲美,表达了对先生卓越成就的敬仰与惋惜。下联“忧时思硕辅,十万户同声哀悼,湘水无情”,则描绘了社会大众对张百熙先生逝世的深切哀痛,以及湘江水似乎也因失去这位国之重臣而显得冷漠无情,形象地展现了先生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整联情感深挚,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与追忆。
问高城铁瓮,缘底事、净妖氛。
道霜落长安,元戎阃令,万骑云屯。
人人知自有用,望金汤、直上撼乾坤。
海陆鲸鳌掀舞,秋风怒捲孤豚。将军却恐炽炎熏。
玉石到俱焚。便立马、城头扶伤吊病,不侈奇勋。
区区虿锋螳臂,算从今、都合□平吞。
一片旌旗闲暇,梦魂常绕夔门。
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
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
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
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
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
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
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
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
壮岁分携,凝望眼、略无虚日。嗟我辈、江南江北。
为谁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鲍,遥怜老友真元白。
况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谈笑兴,浮云隔。
离别恨,流年逼。试赓歌雅韵,不论呼吸。
百粤溪山应好在,半生萍梗无终毕。
流行坎止任天公,吾难必。
江枫汀树,挂寒云零乱。天阔谁填莫愁满。
散玉尘千斛,装□柴门,堪笑处、天女多情恨晚。
灞桥丝样柳,恰试鹅黄,笛里东风便吹断。
莫话剡溪船,乘兴归来,早闲了落梅庭院。
爱搀占西园做飞花,又不道春光,暗中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