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亚垄青,向北气寒故。
禾黍蔚如油,按辔欣所遇。
在兹设言兹,一雨益稔穫。
行人并增爽,守吏免洒路。
独虑或过恒,迤南则致误。
嗟哉所愿多,那是忘忧处。
麦穗亚垄青,向北气寒故。
禾黍蔚如油,按辔欣所遇。
在兹设言兹,一雨益稔穫。
行人并增爽,守吏免洒路。
独虑或过恒,迤南则致误。
嗟哉所愿多,那是忘忧处。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田间巡视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热爱。首句“麦穗亚垄青,向北气寒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麦田的景象,青绿的麦穗在田垄中摇曳,北风带来了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爽的田园风光。
接着,“禾黍蔚如油,按辔欣所遇”进一步展现了丰收的希望。禾苗茂盛,如同油膏般丰盈,诗人驾车缓缓前行,心中满是喜悦和期待,预感到即将到来的丰收。
“在兹设言兹,一雨益稔穫”表达了诗人对于雨水的期盼,认为适时的雨水将有助于农作物的成长,增加收成。这体现了古代农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行人并增爽,守吏免洒路”描述了雨水带来的凉爽和便利,不仅让行人在炎热的夏日感到舒适,也减轻了守吏的工作负担,体现了雨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然而,“独虑或过恒,迤南则致误”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的雨水可能导致的灾害,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即使在丰收的希望中,也不能忽视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嗟哉所愿多,那是忘忧处”表达了诗人对复杂世事的感慨,尽管有许多愿望和期望,但总有无法预料的忧虑存在。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暗示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材重椅桐价璧瑜,山川清气孕魁奇。
谈经夺席输年少,独步当今更有谁。
君如局促辕下驹,平生志气壮万夫。
虞卿穷愁书始著,孟轲好辨言非迂。
今人虽生古人后,古人岂与今人殊。
要吞五车在胸次,取之无尽用有馀。
圣贤道脉传不泯,名悬万代日月俱。
致君唐虞比稷契,岂但可托六尺孤。
文风远扬起颓俗,才行杰出称醇儒。
我今见君一倾盖,情同鱼水交欢娱。
丈夫重义轻富贵,厚颜滥禄非吾徒。
却笑扬郎老执戟,一官不徙谁吹嘘。
多君韫椟同美玉,不待善价安肯沽。
何妨教儿压新酒,长歌且鲙松江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