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檄传来捷是真,沧州南望正劳神。
功成鲁国追戎地,断许唐年入蔡人。
有梦维鱼应得水,此风何草不回春。
北辰瞻仰朝廷近,欲拟韩诗献紫宸。
露檄传来捷是真,沧州南望正劳神。
功成鲁国追戎地,断许唐年入蔡人。
有梦维鱼应得水,此风何草不回春。
北辰瞻仰朝廷近,欲拟韩诗献紫宸。
这首诗《沧州闻官军之捷寄兵侍陆公》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与对友人的深情寄语。
首联“露檄传来捷是真,沧州南望正劳神”描绘了消息传来时的激动心情,仿佛在黎明的露水中收到了胜利的捷报,而诗人远在沧州,南望战场,心中满是忧虑与期待。这里运用了“露檄”这一形象,既指出了消息传递的方式,也暗示了消息的珍贵与突然性。
颔联“功成鲁国追戎地,断许唐年入蔡人”则将胜利的场景与历史相联系,以鲁国追击敌军和唐年入蔡的典故,象征着战争的胜利不仅限于一时一地,而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里的“鲁国”和“唐年”都是借代,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胜利的象征。
颈联“有梦维鱼应得水,此风何草不回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人想象着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胜利的春风将吹拂过每一寸土地,让所有的地方都生机勃勃,充满希望。这里“维鱼应得水”与“何草不回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胜利带来的积极影响。
尾联“北辰瞻仰朝廷近,欲拟韩诗献紫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北辰象征着稳定与方向,诗人遥望朝廷,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敬畏与向往。同时,诗人想要模仿韩愈的诗歌,向朝廷献上自己的作品,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文学的热爱。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
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
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
方丈萧萧落叶中,暮天深巷起悲风。
流年不尽人自老,外事无端心已空。
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
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
晚麦芒乾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
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
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
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
声名俱是梦,恩旧半归泉。
朱绂惭衰齿,红妆惨别筵。
离歌正凄切,休更促危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