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新酝倒黄縢,愁对檐牙一尺冰。
试汲井花清眼膜,要分兰气养心灯。
苦吟绕屋如旋虮,醉墨书墙忽散蝇。
杜甫荒斋茅剩几,再经风后恐难胜。
更无新酝倒黄縢,愁对檐牙一尺冰。
试汲井花清眼膜,要分兰气养心灯。
苦吟绕屋如旋虮,醉墨书墙忽散蝇。
杜甫荒斋茅剩几,再经风后恐难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联“更无新酝倒黄縢,愁对檐牙一尺冰”以酒和冰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酒本是消愁之物,但面对着一尺厚的冰,诗人却只能愁眉不展,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
颔联“试汲井花清眼膜,要分兰气养心灯”则转而描写诗人试图通过汲水、分香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汲水是为了清洗眼膜,象征着清除内心的尘埃;分香则是为了滋养心灯,寓意着在精神上寻找光明。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关照与追求。
颈联“苦吟绕屋如旋虮,醉墨书墙忽散蝇”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苦吟比作绕屋的虮虫,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执着;将醉墨比作散落在墙上的苍蝇,既体现了创作的激情,也暗示了作品可能带来的纷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尾联“杜甫荒斋茅剩几,再经风后恐难胜”以杜甫的境遇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担忧。杜甫晚年生活困顿,而诗人此时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名人的共鸣,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忧愁,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鹊衔龟顾妙无馀,不爱封侯爱石渠。
应笑休文过万卷,至今谁道沈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