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山行》
《忆山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尝蓄名山意颇奢,偶遭人世乱如麻。

谢绝中原辞五岳,远从夷徼问天涯。

天涯峰岫多殊状,刺眼荆榛费剔爬。

芜秽日删山翳辟,冈峦放出古烟霞。

以兹感叹成故识,日假清光月借华。

薜萝每结幽人径,桃李妆成学士花。

品题欲尽秋岩竹,吟讽常依春涧蛙。

破涕为欢谁与共,长歌当泣每堪誇。

岂知此事山仍勒,山心人意两参差。

去年此日交山里,身是行云山是家。

今年此日家何处,山在云中人在阇。

去年此日山花发,冷艳幽香透碧纱。

今年此日花何处,寒蔓依墙紫棘加。

山禽山兽齐归网,山人为尔罢秋畬。

已教牛骥称同调,岂惟鸡鹤并居笯。

凤兮何德使狂笑,麟胡为来使圣嗟。

便许笼宽终损羽,谁怜囿小复施罝。

人在人閒山日远,山在人閒山亦哗。

青山几个能青眼,山眼冥冥山面遮。

登彼西山那可得,愁对西峰夕照斜。

(0)
鉴赏

这首《忆山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诗的开篇“尝蓄名山意颇奢”,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之情,但随即“偶遭人世乱如麻”一句,揭示了现实的纷扰与内心的矛盾。诗人选择远离尘嚣,辞别中原,前往边陲之地寻求心灵的宁静,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决心。

“天涯峰岫多殊状,刺眼荆榛费剔爬”描绘了边陲之地的荒凉景象,荆棘丛生,需费力攀爬,隐喻着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然而,“芜秽日删山翳辟,冈峦放出古烟霞”则展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最终山间呈现出古朴而美丽的景色。

“以兹感叹成故识,日假清光月借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即使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几句“薜萝每结幽人径,桃李妆成学士花”描绘了山中幽静的环境,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品题欲尽秋岩竹,吟讽常依春涧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无论是秋日的竹林还是春日的溪流,都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最后,“破涕为欢谁与共,长歌当泣每堪誇”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有乐观的态度,以歌声代替泪水,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坚持与超脱。在最后一句“登彼西山那可得,愁对西峰夕照斜”中,诗人表达了对无法再次回到山林生活的遗憾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秃笔

管城人已老,后辈颇相侵。

问汝中书否,犹言欲尽心。

(0)

食虾

江上秋风起,鲈莼正忆家。

舟行良不恶,日啖小鱼虾。

(0)

卧龙山

鉴水连天仅可容,稽山照眼五云浓。

只忧旱岁无霖雨,谁识东州有卧龙。

(0)

德宗

虏箭侵陵御幄时,君臣相顾不胜悲。

难平犹自推天命,卢杞奸邪竟不知。

(0)

和韩听颖师琴

七弦自相语,唱予仍和汝。

千指忽凄凉,骚人悲战场。

大弦温和小消越,惠风夷韵参悠扬。

琴瑟鸣寒泉,仪仪舞鸾凰。

山高水远听愈淡,花奴羯鼓声方彊。

施生幽雅士,不好笙与篁。

千金买焦尾,悠然坐藜床。

顾我非知音,感激涕自滂。

三听辄三叹,羲皇在我齑盐肠。

(0)

春日游西湖

山色绿如染,湖光青似磨。

峰高捧日久,波阔浸天多。

瑞气浮城阙,春光醉绮罗。

能将比西子,妙句有东坡。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