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空山里,精灵象纬通。
入林阴火绿,照殿佛灯红。
望帝啼何急,湘妃泣未穷。
惟应天女□,玉碗施莲宫。
图画空山里,精灵象纬通。
入林阴火绿,照殿佛灯红。
望帝啼何急,湘妃泣未穷。
惟应天女□,玉碗施莲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庙夜景图。首句“图画空山里”以“图画”比喻寺庙所在之地,仿佛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精灵象纬通”一句,将寺庙中的神灵与天上的星辰相联系,暗示着寺庙与宇宙间的某种神秘联系。
“入林阴火绿,照殿佛灯红”两句,通过对比绿色的树林和红色的佛灯,展现了夜晚寺庙内外的鲜明色彩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佛教信仰中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之间的辩证关系。
“望帝啼何急,湘妃泣未穷”引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望帝与湘妃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哀愁,诗人借此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惟应天女□,玉碗施莲宫”一句,以“天女”象征高洁与神圣,而“玉碗施莲宫”则可能是对某种仪式或景象的描述,暗示着寺庙中举行的重要宗教活动,或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寺庙在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哲思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