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庵》
《常庵》全文
宋 / 翁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

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穿两岸分。

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锁红云。

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ān
sòng / wēng

shìcéngsūnsūnyòusūnjīncháoshǐjūn

sānyīngxiùzhìqiānyánjiǔpíngkōngliǎngànfēn

dānniánliújiàngshuǐmàntíngzhěngsuǒhóngyún

shēnghǎijiāngsānbáizǎoxiàngtóulèishífén

注释
曾孙孙又孙:连续几代的后裔。
武夷君:武夷山的神祇。
三英秀峙:三座杰出的山峰耸立。
绛水:红色的水,形容山水之美。
幔亭:武夷山中的名胜。
累石坟:堆积石头作为墓碑。
翻译
我身为众多代的后裔,今日初次拜会武夷山神。
三座英俊的山峰矗立,夹在千岩万壑之间,九曲溪水平缓穿过,两岸相隔分明。
丹崖壑谷何时流淌出红色的水,幔亭峰常年笼罩着红云缭绕。
我一生漂泊江湖,与江河为伴,死后愿葬于溪边,堆砌石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合的《常庵》,通过对武夷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诗人以自我身份入诗,表达了对武夷山的初次拜谒,有一种世代传承的敬意。

"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穿两岸分",这两句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象,"三英秀峙"形容山峰挺拔如英雄,"千岩合"则展现山势的雄浑;"九曲平穿"则描绘了九曲溪的蜿蜒曲折,两岸景色各异。

"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锁红云",诗人运用想象,将丹崖壑谷中的流水比作红色的水,幔亭(武夷山的名胜)常年笼罩着红云,营造出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氛围。

最后两句"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诗人感慨自己一生漂泊,如同江海中的白发,希望能早日在此溪边安息,以石为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常有的山水情怀和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翁合
朝代:宋

翁合,字叔备、一字与可,号丹山(《蔡氏九儒书》卷八《久轩集》附录),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历国子司业、国子祭酒。出知赣州兼浙西提刑。景定中擢侍讲。有《丹山集》,已佚。事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今录诗四首。
猜你喜欢

趣成父寄酒

如闻已熟遂初泉,日日江头数过船。

梅岭望来能止渴,曲车逢处解流涎。

故人海内忘形少,风味杯中到手贤。

遥想容斋对陈子,有时醉倒竹骚然。

(0)

溧阳别成父弟兼寄远父秉文

策蹇同来秋始高,肃霜于此背征袍。

别离摇落谁入句,险阻艰难卒岁劳。

好在梅花千雪树,因思我友两文豪。

莫道凶年政艰食,径须一醉办糜醪。

(0)

新竹

新竹不数辈,岁悭非地贫。

破苔方挺出,突屋已长身。

未害少为贵,居同德有邻。

山中乏朋友,舍尔复谁亲。

(0)

梅花六首·其四

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

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

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

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草念东陵。

(0)

晚晴四首·其四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

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

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

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

(0)

寄彭元思

忆昨寄书今几日,缺然无地接殷勤。

秋风红叶堪题句,寒夜青灯忆对君。

三径吾将归问路,一尊何日再论文。

番湖政与冰溪接,鸡犬虽遥亦共闻。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