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其二十九孤儿》
《放言·其二十九孤儿》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骨肉如萍叶,相依惟一甥。

亦知眉髧短,耻与魅魌争。

世已轻文举,谁其说正平。

寄书地下父,莫读孤儿生。

(0)
鉴赏

这首诗《放言(其二十九)孤儿》由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通过骨肉关系的比喻和对孤儿命运的同情,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首句“骨肉如萍叶”,以水生植物萍叶来比喻骨肉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描绘了亲人之间虽然紧密相连,却也如同随波逐流的萍叶一般,难以持久稳定。这种比喻既表达了亲情的脆弱,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接着,“相依惟一甥”一句点明了诗中的孤儿身份,强调了孤儿在亲人中仅存的依靠,凸显了孤儿的孤独与无助。

“亦知眉髧短,耻与魅魌争”两句,通过描述孤儿的外貌特征和内心情感,表现了孤儿面对困境时的自尊与坚韧。这里的“眉髧短”可能是一种象征,暗示孤儿的处境艰难,而“耻与魅魌争”则表明孤儿不愿与那些不正当、不道德的力量为伍,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原则。

“世已轻文举,谁其说正平”两句,反映了社会对孤儿命运的冷漠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和平等的呼唤。这里“文举”可能是指科举制度,暗含了社会对孤儿教育和机会的忽视,而“正平”则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最后,“寄书地下父,莫读孤儿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孤儿未来的担忧和希望。他希望孤儿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理解孤儿的处境,同时暗示了孤儿可能面临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孤儿未来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儿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温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弱小群体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南歌子

腰下重金贵,眉间一点黄。定知从此庆非常。

况有阴功宜寿、等天长。乞得仙家酒,来称诞日觞。

乃翁阿母醉何妨。行见诸郎接武、上明光。

(0)

谢赵宪副使惠建茶

贡馀自合到侯王,谁遣甘芳入苋肠。

野客惊看龙凤銙,家人学试蟹鱼汤。

题来谏议三封印,分到尚书八饼纲。

尽洒从前腥腐气,时时浇取简编香。

(0)

九锁步虚词.第一天关锁

仙人十二楼,缈缈垂重镮。

志士悯幽阻,郁观何繇攀。

栖真历几尘,洞户方孱颜。

一锁度灵钥,九虎开天关。

(0)

石床

洞君一榻为谁悬,云帐苔茵不外传。

我醉欲眠非有地,也应重应寝虚缘。

(0)

赠萧韡

一寸功名心已灰,翩然解组赋归来。

中兴天子登耆旧,二十馀年挽不回。

(0)

赠僧玘长老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载月船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