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本平等,无怠亦无敬。
如何證无生,却来见参政。
是法本平等,无怠亦无敬。
如何證无生,却来见参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思齐的作品,题目为《题鹿苑寺壁间记鲁简肃公罗汉见梦事》。诗中“是法本平等,无怠亦无敬”两句表达了佛教中“法平等”的思想,即一切众生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对待,不分贵贱。这里的“怠”和“敬”指的是对于佛法的懈怠与尊敬之心,意指在修行佛法时不应有所偏颇或忽视。
接着“如何證无生,却来见参政”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中“无生”概念的困惑以及对梦境中遇到鲁简肃公罗汉的意外。这里的“无生”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的空性,没有固定的自我或本质。而“参政”一词则可能是指鲁简肃公在梦中对诗人进行某种指导或启示。
整首诗通过探讨佛法与个人经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宗教哲学深刻理解和个人信仰体验的结合。
日暮听流莺,流莺啼不住。
上苑春来又几时,深闺梦醒惊何处。
初闻仿佛在东墙,又见随风出绿杨。
睍睆枝头明似剪,绵蛮树底巧如簧。
豪门争拥颜如玉,斗酒黄柑共相逐。
宛转疑吹秦女箫,悠扬胜度吴娘曲。
独有高楼粉黛人,年年夫婿怨飘零。
鸳鸯独宿银屏冷,倚遍阑干不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