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三折上,轻舫出中流。
岸转山容变,风高水气幽。
繁花明野墅,归鸟下荒洲。
名胜知何限,春光一望收。
溯江三折上,轻舫出中流。
岸转山容变,风高水气幽。
繁花明野墅,归鸟下荒洲。
名胜知何限,春光一望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溯江而上的旅程,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名胜古迹的向往。
首句“溯江三折上,轻舫出中流”,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江水中缓缓前行,经过三次转折,最终驶入江心。这里不仅描绘了航行的过程,也暗示了旅途的波折与探索精神。
接着,“岸转山容变,风高水气幽”两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深邃。随着船只的行进,两岸的山峦逐渐变换着形态,江面上的风力加大,空气变得清新而宁静,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
“繁花明野墅,归鸟下荒洲”则将视角转向了江边的景致。繁花点缀在田野别墅之间,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而远处,归巢的鸟儿在荒洲上低飞盘旋,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最后,“名胜知何限,春光一望收”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无限感慨与向往。尽管他已领略了许多美景,但心中仍充满对更多未知名胜的期待,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上行舟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日斜微雨初晴,薄寒天气清明矣。
重门半掩,疏帘低捲,单罗衫子。
芳草池塘,落花庭院,黄昏独自。
袅纱窗篆缕,东风乍暖,栏杆外,春过二。
回首旧时游处。问年来、几番桃李。
浮云一别,暮烟孤棹,晓霜征辔。
雁字无凭,秋声又起,鱼沉江水。
但团圞今夜,小楼明月,照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