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从少打,莫道怜不笞。
长大欺父母,后回定无鱼。
养儿从少打,莫道怜不笞。
长大欺父母,后回定无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中的第三十一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子女的深刻思考。
“养儿从少打,莫道怜不笞。” 开篇即提出观点,强调在孩子年幼时,适当的管教和惩戒是必要的,不能因为爱而放纵,否则会养成不良习惯。
“长大欺父母,后回定无鱼。” 接着阐述了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和尊重之心,长大后他们可能会变得自私自利,甚至欺侮父母,最终导致自己也得不到好的结局。
整首诗通过朴素的对话形式,传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早教的必要性。它提醒人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爱与管教并重,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懂得感恩的孩子。
千古人心终不死,吴中义激五男子。
貂氛肆焰朝野昏,翻手势欲倾乾坤。
印累绶若不知数,鞠躬俯首声复吞。
平居持议徒雄壮,袖手委蛇孰奋往。
翻将文墨饰奸贪,扪门内愧曾无状。
五人生不读诗书,位不列簪裾,但以善恶为毁誉。
当其攘臂共赴难,义勇直欲凌鱄诸。呜呼!
名败身殃馀贿赂,穹碑峻宇等朝露。
松柏青青耐岁寒,冶游人奠山塘路。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
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
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
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
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
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
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
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
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