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声出画楼,湖名从此擅千秋。
无愁天子愁还在,争似卢家有莫愁。
《子夜歌》声出画楼,湖名从此擅千秋。
无愁天子愁还在,争似卢家有莫愁。
这首诗以"子夜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焦点落在了莫愁湖上。"声出画楼"四字,生动地传达了湖边楼阁中传出的歌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如画般的意境。诗人接着强调,莫愁湖因此得名,其名声流传千古。
"无愁天子愁还在"一句,看似写皇帝也有愁绪,实际上是以皇帝的"愁"反衬出莫愁湖的魅力,暗示了即使帝王也无法摆脱的烦恼。最后,诗人提出疑问:谁能比得过卢家的莫愁,她的快乐和无忧无虑更令人向往?这句表达了对莫愁湖畔生活的赞美和对卢家幸福生活的羡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湖名"莫愁"为线索,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莫愁湖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姚斌敏的这首清代小令,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韵味。
何事化工情愈重,偏教此卉大妖妍。
王孙欲种无馀地,颜巷安贫欠买钱。
晓槛竞开香世界,夜阑谁结醉因缘。
须知村落桑耘处,田叟饥耕妇不眠。
手拗杨柳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
朦胧疏烟湿芳草,摇落微风生白蘋。
长亭短亭销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
一声骊歌几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
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
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
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