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真太守召看牡丹》
《仪真太守召看牡丹》全文
宋 / 丘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何事化工情愈重,偏教此卉大妖妍。

王孙欲种无馀地,颜巷安贫欠买钱。

晓槛竞开香世界,夜阑谁结醉因缘。

须知村落桑耘处,田叟饥耕妇不眠。

(0)
注释
化工:指大自然或造物主的恩赐。
妖妍:形容花儿非常美丽。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代称。
颜巷:颜回居住的简陋巷子,象征清贫。
晓槛:早晨的栏杆。
香世界:形容花香浓郁如世外仙境。
田叟:老农。
妇不眠:妇女因农事繁忙而不能入睡。
翻译
为什么大自然对这种花如此偏爱,让它显得格外娇艳?
贵族公子想种植却没有多余的土地,颜回那样的清贫之家也买不起它。
清晨的栏杆旁,花香四溢仿佛进入了香气的世界,夜晚来临,又有谁能与它共醉呢?
要知道,这花盛开的地方正是农人忙碌的桑田,老农在田间辛勤劳作,妇女们也因忙碌而无法入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和对待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何事化工情愈重,偏教此卉大妖妍。”开篇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牡丹花的情态描述得如同人间的情感一般复杂多变,既有妖娆的一面,也不乏其繁华,这里的“化工”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力量,其“情愈重”则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

接着,“王孙欲种无馀地,颜巷安贫欠买钱。”这两句描绘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王孙欲种牡丹,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颜巷安贫却是因为贫穷而无法拥有。这两种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

“晓槛竞开香世界,夜阑谁结醉因缘。”这里借牡丹花的盛开和人们观赏牡丹的场景,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夜阑谁结醉因缘”则是对夜晚之时人们饮酒作乐、寻找寄托的情感写照。

最后,“须知村落桑耘处,田叟饥耕妇不眠。”这两句诗转向农村的劳动生活,通过老人耕田和妇女织布的辛勤劳作,反映出农民们在贫困中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坚守和期待。

整首诗虽然是在描写牡丹花,但更多的是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作者介绍

丘浚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寄王五四将仕

季叔青天轰霹雳,屈原平地溺波涛。
从教晋楚多戕贼,二字何曾损一毫。

(0)

暮秋闻雁有怀

菊黄萸紫染成愁,妆点西风两鬓秋。
多少情怀无处托,欲凭归雁问青楼。

(0)

上詹仲通县尉

松竹不著花,密叶徒和帚。
江梅不藏叶,寒花缀枯朽。
独有龙焙茶,花叶秀而耦。
冰霜著群木,冻死十八九。
惟此百草灵,名可缀三友。
春雷迸雀舌,夜雨滴龙口。
皆萌哺啜心,谁假栽培手。
惟有蔡端明,识之在蒿蔌。
移根入北苑,金碧焕星斗。
夸作龙凤团,封成献元后。
问花何以报,牙舌甘鼎臼。
他时子复生,为公涤繁垢。
西风卷荷衣,披披不成幅。
清霜拆蕙囊,冽冽已成蓿。
如何独东篱,黄华笑寒菊。
物之有盛衰,循环若推毂。
世事良亦然,亦岂物所欲。
金钿鎔落日,零露洒寒玉。
人皆惜芳菲,谁复念幽独。
惟有陶渊明,殷勤费培沃。
簪花从帽落,捻酒醉商陆。
从此擅秋芳,芙桂非同录。
问花何以报,剪首荐醽醁。
他时更粉躯,为公采明目。

(0)

送赵右秋二首

梅花飞雪满霜洲,洲上行人去莫留。
蜡炬结花催管籥,雁声唤客上兰舟。
莫嫌冰炭情难入,自是薰犹味不侔。
执节从教少知遇,勿于世路学沉浮。

(0)

新市杂咏十首

恰把青荷插髻鸦,嗔人偷眼过窗纱。
一盘珠翠俱抛掷,却向村头摘杏花。

(0)

矮斋杂咏二十首·会五友

联翩屐齿破苔痕,醉裹觥筹不计陈。
来日不须关太史,五星今返聚鸥闽。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