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望衡岳,群山政参差。
微风忽南来,云幕为四垂。
炎官挟蓐收,从以万玉妃。
庭荧亦何有,尺璧仍珠玑。
奇货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
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荡多馀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况复得佳友,晤言相追随。
茅檐举杯酒,旅榻诵新诗。
更约登绝顶,同观霁色时。
驱车望衡岳,群山政参差。
微风忽南来,云幕为四垂。
炎官挟蓐收,从以万玉妃。
庭荧亦何有,尺璧仍珠玑。
奇货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
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荡多馀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况复得佳友,晤言相追随。
茅檐举杯酒,旅榻诵新诗。
更约登绝顶,同观霁色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面,通过驾车远望衡岳、感受微风和云雾,以及对比珠玉和奇货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张栻在大雪中游历岳道时的心境和情感。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驾轻就熟、情趣横生的艺术风格。
诗的开头“驱车望衡岳,群山政参差”即奠定了全诗的宏大气势,通过对群山高低不一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山川的壮观景象。随后的“微风忽南来,云幕为四垂”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风和云的动态变化,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灵动之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炎官挟蓐收,从以万玉妃。庭荧亦何有,尺璧仍珠玑”,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古代珍贵物品的比喻,如“炎官”、“万玉妃”、“尺璧”、“珠玑”,这些都是极具价值和美丽的事物,将它们与山中的景色相比较,既衬托了自然之美,也映照出了作者内心的豪迈与自得。
诗中还通过“奇货吾敢居,妙意良自知”表达了作者对所处环境的喜悦和满足,以及对自己所持有的“奇货”(即高尚的情操或艺术造诣)的自信。接着,“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则描绘了山中林木的生动变化和竹子的修长,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在最后几句,“清新足遐寄,浩荡多馀思。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中,作者表达了对这次旅行经历的珍视和回味,以及对未曾有过的美好体验的感慨。而“况复得佳友,晤言相追随。茅檐举杯酒,旅榻诵新诗”则突出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愉悦,以及在旅行中创作诗歌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写,展现了作者在大雪中的游历体验以及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的心境。
两叶蓂开,千年桃熟,恰近秋期十三日。
寿星辉映福星现,寿山高对城山立。
蕊宫仙,王母宴,瑶池客。齐劝芳樽斟玉液。
齐唱新词翻玉笛。岁岁今朝陪燕集。
荣华富贵长年出,重重锦上花添色。
谢庭兰,燕山桂,登科必。
春雷未出地,南土物尚冻。呼噪助发生,萌颖强抽?。
团为苍玉璧,隐起双飞凤。
独应近臣颁,岂得常寮共。
顾兹实贱贫,何以叨赠贡。
石碾破微绿,山泉贮寒洞。
味馀喉舌甘,色薄牛马湩。
陆氏经不经,周公梦不梦。
云脚俗所珍,鸟觜誇仍众。
常常滥杯瓯,草草盈罂瓮。
宁知有奇品,圭角百金中。
秘惜谁可邀,虚斋对禽哢。
夏景已多趣,湖边日更佳。
园葵杂红紫,岸柳自攲斜。
雨气收林表,城阴接水涯。
爱闲输白鸟,尽日立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