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拗杨柳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
朦胧疏烟湿芳草,摇落微风生白蘋。
长亭短亭销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
一声骊歌几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
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
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
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
手拗杨柳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
朦胧疏烟湿芳草,摇落微风生白蘋。
长亭短亭销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
一声骊歌几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
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
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
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怀。开篇“手拗杨柳赠行人,情条恨叶江南春”两句,以动作和情感相结合的手法,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拗折杨柳之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心情和对流年不返的无奈。
“朦胧疏烟湿芳草,摇落微风生白蘋”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哀愁的氛围。这里的“朦胧”、“湿”、“摇落”等字眼,都营造了一种春日里特有的轻柔、湿润和不定性,既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春景,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接下来的“长亭短亭销离魂,古情不尽今情新”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即将到来新的感情时的心境。这里的“长亭短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堆积,而“销离魂”则是诗人心灵深处对往昔的牵挂。
紧接着,“一声骊歌几声哭,行人去后春江绿。歌哭相杂江水头,相看不发情何属”四句,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在这里,“骊歌”与“哭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哀乐参半的音景,而行人离开后,那春江依旧绿意盎然,只是诗人心中的伤感无法释怀。
最后,“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四句,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的表达。这里的“江河到海”,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而“轮蹄行路无已时”则强调了旅途的不息和人生的漫长。诗篇结束于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即使现实中的杨柳已经被折尽,但东风依旧会在明年换来新的枝条,寄寓着希望与生命力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春天、离别、记忆以及未来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洪流远且长,迢遥逾塞垣。
旋绕几曲折,沙杂波涛浑。
渐下渐开拓,建瓴势迅奔。
所经虽绵邈,脉络自有根。
东南藉挽输,疏瀹频讨论。
昔岁省堤防,淮济亲临轩。
今兹历大荒,羽卫成云屯。
崚嶒两岸间,天寒落涨痕。
冰澌断更续,晶晶耀朝暾。
此中地沃饶,水草佳且繁。
昔人议收复,斯举诚难言。
观俗抚幽遐,老幼争攀援。
殊方亦苍赤,咸施沐浴恩。
期令归化意,来者如河源。
昼夜入沧海,包括弥乾坤。
京口寒潮,扬州晓雨,江天催我归船。
池馆秋灯,词人终夕流连。
草堂旧约樱桃会,付闲情、画里琴边。
祇匆匆、花月光阴,诗酒华年。
宣南社事蔷薇老,记一尊听曲,醉也凄然。
芋火僧坊,竹炉烹雪无眠。
来时与子荒城话,又西风、拉杂铜弦。
恐明朝、芦花枫叶,冷逼吟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