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山容澹,盈盈水态清。
流文萦杰阁,波影荡高城。
燕舞知迎棹,花低解避旌。
乘春弘沛泽,随地稔民情。
面面山容澹,盈盈水态清。
流文萦杰阁,波影荡高城。
燕舞知迎棹,花低解避旌。
乘春弘沛泽,随地稔民情。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和谐的氛围。首句“面面山容澹,盈盈水态清”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宁静与湖水的清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自然之美。接下来的“流文萦杰阁,波影荡高城”两句,通过流动的水面映照着杰阁和高城,不仅展现了水的动态美,也暗示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燕舞知迎棹,花低解避旌”则通过燕子的舞蹈和花朵的低头,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尊重与适应。最后,“乘春弘沛泽,随地稔民情”表达了诗人借春日之便,广施恩泽于民,顺应各地的风俗民情,体现出一种关怀民生、顺应自然的治理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西湖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顺应自然与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
屈指朝廷士,谁能望素风。
贤良方正举,父子弟兄同。
鄙谚黄金贵,愚儒白首穷。
今看一战霸,信有万夫雄。
官秩南宫峻,天文右掖通。
埙篪谐大雅,鸿鹄起层空。
帝予夸乡乐,民怀济物功。
吴人真得虎,汉守去凭熊。
山势端临北,江流正直东。
遥知子牟意,故在九城中。
麻侯昔为莱子国,海滨渔人献文石。
云是秦始皇帝东巡碑,二十一字李斯迹。
桑田变海岸为谷,此石亦沈沧海侧。
浪翻水转石段空,偶存数尺非人力。
文章虽传失首尾,犹与史记无差忒。
字形讹缺非昔时,蛰龙病虺相排迮。
念昔属车八十一,气如虎狼食中国。
方士献策通神仙,谀臣奋笔夸功德。
始皇未死名已灭,秦地初分石皆泐。
迩来似觉天意然,欲令后世羞其惑。
君不见夏禹九鼎传三王,末年乃随殷社亡。
时平往往暂一见,龙文玉铉曾无伤。
圣贤作事宜万代,事非圣贤多立坏。
欲折杨柳枝,赠言别所思。
日落飞鸟息,孤帆奔何之。
行人乐前途,何以宽我怀。
还将别离思,吹示横笛儿。
吾生拙用大,江海思远适。
岂独为瓠瓜,长系取不食。
漆园有遗意,放荡豁心臆。
树此无何乡,近身见多益。
五日拙一旬,十日成百尺。
累蔓更相引,甘实行可摘。
因之浮汗漫,去矣笑局蹐。
从我其谁与,由也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