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朔县》
《阳朔县》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五管新多事,轻车屡往还。

勤劳成白发,故旧是青山。

树色才分楚,江声未出蛮。

自惭迎候少,无惠及孤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shuòxiàn
sòng / táo

guǎnxīnduōshìqīngchēwǎnghái

qínláochéngbáijiùshìqīngshān

shùcáifēnchǔjiāngshēngwèichūmán

cányínghòushǎohuìguān

翻译
五官忙碌多事务,轻便马车频繁往返。
辛勤劳作已生白发,老朋友如同故乡的山峦。
树木的颜色刚刚分辨出楚地特色,江水的声音还未透露出蛮荒的气息。
我深感接待不周,未能给予孤独无依的人们恩惠。
注释
五管:指五官,即眼、耳、鼻、舌、身。
新多事:新的事务繁多。
轻车:轻便的马车。
屡往还:经常来去。
勤劳:辛勤劳动。
白发:指年老的白头发。
故旧:老朋友。
青山:比喻故乡或长久不变的事物。
树色才分楚:树木的颜色刚能辨识出楚地的特色。
江声未出蛮:江水的声音还未显露出蛮荒之地的特点。
惭:惭愧。
迎候:迎接和问候。
少:不足。
孤鳏:孤独无偶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在阳朔县的繁忙政务与频繁奔波中度过的时光。"五管新多事"暗示了地方行政事务繁重,"轻车屡往还"则体现了他勤勉地来回奔波。诗中通过"勤劳成白发"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付出的努力,"故旧是青山"则以自然景物象征着长久不变的友情和故乡之情。

"树色才分楚,江声未出蛮"两句,运用了地理意象,楚地的树木与蛮地的江流,既描绘了阳朔的地域特色,也寓含了诗人对边远地区的关注。最后两句"自惭迎候少,无惠及孤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给予更多关怀于当地孤寡老人的自责,流露出深厚的为民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辛劳与责任感,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十五书大同驿壁

榕叶桄榔驿枕溪。海风吹断瘴云低。

薄寒初觉到征衣。

岁晚可堪归梦远,愁深偏恨得书稀。

荒庭日脚又垂西。

(0)

念奴娇·其三代洛滨次石林韵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醉来虚籁千林。

(0)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二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0)

闻沈元用帅南海喜而有作

与公相别五经年,忧患流离理固然。

怅望故园江渚外,还惊横浦瘴烟边。

喜闻金节专南海,行看锋车上九天。

顾我不才仍老矣,只思归棹五湖船。

(0)

出城

凌晨江畔倚筇行,正见横云冉冉生。

失却前山寻不得,双尖微向日边明。

(0)

重修复古殿纪事

烈祖谋诒燕,冲人命绍龟。

禁严瞻复古,缔创想当时。

凤纪因多历,翚飞欲寖隳。

端居常念此,凉德恐羞之。

勉辑炎兴业,新还舜禹规。

栋骧非玉瑱,朴斲仅涂茨。

咫尺羹墙见,延洪典则贻。

缅怀光宅旧,俨若焕章垂。

圣志惟先定,鸿名寓有为。

风烟沈庙算,天日俯畴咨。

屏翰环方召,言谟富禹夔。

权纲归总揽,制度永维持。

养士翔鸳鹭,蒐兵振虎貔。

宣王修政日,光武中兴时。

文治绥函夏,英威鬯远夷。

万年丕显绩,三纪太平基。

继述惭非称,规恢动慨思。

肯堂心翼翼,景行日孜孜。

载绎车攻雅,宜赓考室诗。

告成书梗概,拜手缉芜辞。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