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醉来虚籁千林。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醉来虚籁千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几句,便设定了一个萧瑟而又略带哀愁的秋色调调。松树在初冬时节已经显得有些寒凉,而诗人却还沉浸于对那边际的彩虹和远方南望的回忆之中,夕阳西沉,更增添了一丝孤寂。
接着“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深邃。秋色如同一片广袤的青冥,覆盖了三万顷的宽广地域,而月亮投射下的光辉则似乎要将那静谧的湖水边缘吞没。
“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冷清,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玉斧可能象征着纯洁无暇,而那冰一样圆润的月亮则似乎在提醒着什么,宫阙之中也许有着深藏不露的情感。
“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秋夜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那些古往今来豪迈之士的同情,他们或许在这样的夜晚,也曾发出过感慨深长的吟咏。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中的“苍弁丹颊仙翁”,形象地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他或许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化身。他们在那风起云涌的淮山之底,或是在风露交织的深夜里,曾经寻访过幽深之处。
“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则表明了诗人即便年岁渐长,对远行和游历的热爱并未减退。他们时而会聚集一群朋友,一起举杯畅饮,在高处眺望。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中的“坐揖龙江”,让人联想到诗人坐在长江之滨,手持酒杯,与友人们共同享受那一片波光粼粼。桂花飘落,其香扑鼻,更添几分秋意。
最后,“一声猿啸,醉来虚籁千林”则描绘了一幅醉酒后的景象,那猿啸的声音仿佛穿透了千树之中,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贱子久在野,低头事躬耕。
堂堂贤宰辅,胡为知姓名。
许辞庠序责,复假宾师称。
仰既惭简书,俯仍愧舆评。
公馆良宴会,文雅有馀清。
粲粲珠玉质,嗈嗈鸾凤声。
深意脩绠汲,雄辩四筵惊。
我衰但多感,一出宁非轻。
白日照天碧,耿耿梅花明。
城南有归路,西山能送迎。
江南有丘壑,我生良独閒。
秋风二三友,朅来游兹山。
山深不见寺,但见飞泉寒。
蛇行两山挟,天风鸣佩环。
青烟从何来,堕我前林端。
未知有径否,钟磬犹未残。
长歌万谷应,仰见数峰攒。
纡馀缘涧入,侧步寒云关。
豁然得空旷,聊复解破颜。
殿静藓花润,松危鹤声乾。
僧宝炯数珠,相我般礡观。
大开双白眼,应接几青鬟。
徘徊日已晚,人间行路难。
猛虎蔽丛薄,潜蛟漱风湍。
振衣出山去,大啸惊人寰。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
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
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
或疑昏垫初,屹立中流许。
悬崖泻惊瀑,洒空作飞雨。
泓渟水镜虚,林影净可数。
石阑少流憩,樛枝啼翠羽。
山花明炫目,藓径劣容武。
陡上高明台,桑麻蔽村坞。
却笑群山卑,矜春相媚妩。
了如静者性,孤洁耻俗伍。
昔贤此鸣道,松风入谈麈。
教锋振群哇,朋簪谢华组。
末学分畛域,正道日榛莽。
嗟余嗜探赜,离索增叹怃。
入舟耿清梦,前溪听鸣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