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穆山山中》
《穆山山中》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古风

江南有丘壑,我生良独閒。

秋风二三友,朅来游兹山。

山深不见寺,但见飞泉寒。

蛇行两山挟,天风鸣佩环。

青烟从何来,堕我前林端。

未知有径否,钟磬犹未残。

长歌万谷应,仰见数峰攒。

纡馀缘涧入,侧步寒云关。

豁然得空旷,聊复解破颜。

殿静藓花润,松危鹤声乾。

僧宝炯数珠,相我般礡观。

大开双白眼,应接几青鬟。

徘徊日已晚,人间行路难。

猛虎蔽丛薄,潜蛟漱风湍。

振衣出山去,大啸惊人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江南山林的游历体验,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江南有丘壑,我生良独閒”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宁静。接着,“秋风二三友,朅来游兹山”,以秋风为引子,邀请几位好友一同登山,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山深不见寺,但见飞泉寒”两句,通过对比深山中的寂静与远处飞泉的寒冷,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清冷之美。而“蛇行两山挟,天风鸣佩环”则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山间蜿蜒的小径和天风的悠扬,赋予画面以生动感。

“青烟从何来,堕我前林端”一句,将视线拉回地面,青烟自远方飘来,落在眼前的树林顶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接下来,“未知有径否,钟磬犹未残”表达了对路径的探寻与对寺庙钟声的期待,暗示着山中可能隐藏着某种精神的寄托。

“长歌万谷应,仰见数峰攒”两句,诗人通过长歌回应山谷,不仅展现了其豪迈之情,也映射出山林的广阔与深远。而“纡馀缘涧入,侧步寒云关”则描绘了诗人沿着溪流深入,小心翼翼地穿越云雾缭绕的险境,体现了探索自然的勇气与决心。

“豁然得空旷,聊复解破颜”表现了诗人终于到达开阔之地,心情为之舒畅,释放了内心的喜悦。随后,“殿静藓花润,松危鹤声乾”通过静谧的寺庙与挺拔的松树、悠扬的鹤鸣,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感悟。

“僧宝炯数珠,相我般礡观”描绘了僧侣的修行场景,与诗人自身的观照形成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大开双白眼,应接几青鬟”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僧侣的智慧与洞察力,以及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徘徊日已晚,人间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反思。而“猛虎蔽丛薄,潜蛟漱风湍”则是对山林中潜在危险的隐喻,增加了诗作的深度与层次。

“振衣出山去,大啸惊人寰”作为结尾,诗人以振衣的姿态离开山林,发出惊世骇俗的长啸,既是对自然的告别,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肯定与超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桂谢

广寒世界放新晴,景物萧疏八月深。

窗外方疑天雨粟,风前已见地流金。

举留清致为诗助,收拾馀香付酒斟。

但得仙根耐霜雪,不妨携囝步繁阴。

(0)

琴堂

片石邻空掌样平,吴儿曾此御瑶琴。

琴中腔调谁人识,独有颦妃是赏音。

(0)

蚕妇叹

浴蚕才罢喂蚕忙,朝暮蓬头去采桑。

辛苦得丝了租税,终年祗著布衣裳。

(0)

孟浩然归南山图

笑指南山跃马归,明知举似弃才诗。

亭前千古标芳姓,未可穷通论一时。

(0)

自感二首·其一

未险先藜杖,逢亭便小留。

今番已非昔,后去可能游。

(0)

咏先牌

相随万里途,汝岂被名驱。

挂壁疑何用,辞家不可无。

店翁先洒扫,津吏认称呼。

举子无钱刻,惟将□纸糊。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