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烟微,花烛烂。月缺花残,咫尺幽明判。
綷縩罗裙鬟髻乱。似有如无,风静垂帘蒜。
梦无凭,愁不惯。眉妩青颦,谁举梁鸿案。
遗挂尘生丝脆断。菡萏鸳鸯,不合愁人看。
篆烟微,花烛烂。月缺花残,咫尺幽明判。
綷縩罗裙鬟髻乱。似有如无,风静垂帘蒜。
梦无凭,愁不惯。眉妩青颦,谁举梁鸿案。
遗挂尘生丝脆断。菡萏鸳鸯,不合愁人看。
这首《苏幕遮·为潘云赤悼亡》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是悼念亡妻之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亡妻生前的场景与逝去后的哀伤,情感深沉而真挚。
“篆烟微,花烛烂”,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篆烟轻袅,花烛辉煌,却也映照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月缺花残,咫尺幽明判”,月亮残缺,花朵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暗示了妻子生命的终结,与生者之间的界限分明。“綷縩罗裙鬟髻乱”,生动地描绘了妻子临终前的场景,衣饰纷乱,发髻散落,充满了凄美与哀伤。“似有如无,风静垂帘蒜”,在寂静的夜晚,风停了,窗帘轻轻垂下,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暗示着妻子的离去如同梦境一般,难以捉摸却又真实存在。“梦无凭,愁不惯”,表达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思念无法成梦,对失去的痛苦难以承受。“眉妩青颦,谁举梁鸿案”,通过描述妻子的眉眼,以及引用典故“梁鸿案”,进一步强调了妻子的美貌与才情,以及她对主人公生活的影响。“遗挂尘生丝脆断,菡萏鸳鸯,不合愁人看”,最后两句以物品的损坏和荷花鸳鸯的不合时宜,象征着妻子的离世给主人公带来的巨大痛苦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已经断裂,无法再续。
整首词通过对亡妻生前生活的回忆与逝去后的哀思,展现了沈谦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痛苦。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