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觉禅师山院》
《海觉禅师山院》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人言海觉老宗师,隐绝层巅世莫知。

青草不生行道迹,白云常护坐禅扉。

六环金锡飞来后,一派银河泻落时。

借问大心能济物,龙门风雹捲天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ǎijuéchánshīshānyuàn
táng / guànxiū

rényánhǎijuélǎozōngshīyǐnjuécéngdiānshìzhī
qīngcǎoshēngxíngdào

báiyúnchángzuòchánfēi
liùhuánjīnfēiláihòupàiyínxièluòshí

jièwènxīnnénglóngménfēngbáojuàntiānchí

注释
海觉:可能指代一位高僧的名字,表示其德高望重。
宗师:大师级别的人物,这里指修行界的领袖。
层巅:高山之巅,形容隐居之地偏远。
白云常护:象征着老宗师的清修生活与超凡地位。
六环金锡:可能指代某种佛教法器,象征着神圣降临。
银河泻落:形容清泉或流水如银河般壮观。
大心能济物:指修行者具有广大的慈悲心,愿意帮助众生。
龙门风雹: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可能象征修行中的考验。
天池:可能指代修行者所在的湖泊或者内心的宁静。
翻译
人们传言海觉老宗师,隐居山巅世间无人知晓。
青草无法生长在修行者的路上,白云常常守护他的禅房。
六环金锡自天而降之后,银河般的清流倾泻而下。
请问这颗广大无边的心能否普济万物,龙门的风雨席卷天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深、修行禅定的老宗师,海觉禅师。开篇“人言海觉老宗师,隐绝层巅世莫知”两句,既点明了主角,又展现了他的隐逸生活,他的所在之处是如此的高远,以至于世人不知。

接着,“青草不生行道迹,白云常护坐禅扉”进一步描绘了海觉禅师与世隔绝的景象。这里的“青草不生行道迹”意味着他的足迹难以被外界所知,连自然的痕迹都不曾留下;而“白云常护坐禅扉”则是形容他在闭关修炼时,常有白云作为保护,守护他的禅定之所。

诗中的“六环金锡飞来后,一派银河泻落时”可能暗示着某种高僧的到来,或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奇观,这里“六环金锡”和“一派银河”都是用来比喻那种超凡脱俗的景象,表明禅师所处之地不仅人迹罕至,而且充满了神秘与庄严。

最后,“借问大心能济物,龙门风雹捲天池”则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海觉禅师那般的大慈悲心是否能够拯救众生。这里的“龙门风雹捲天池”形容的是一种宏大的景象,或许是比喻着禅师伟大而深远的心胸和能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海觉禅师山院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心怀宇宙的高僧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至石壁庄

一径湖心通翠微,入山先自著山衣。

绕篱野豆花争放,背日嵓枝叶半稀。

渔散空洲秋水在,烟横高岫夕禽归。

閒居最得无能味,白石苍苍是钓矶。

(0)

读史二十首·其一

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

何当踏破双芒屐,却向昆仑望故乡。

(0)

己亥杂诗·其二○二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

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0)

蒲剑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斫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日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恶,销尽锋棱恨转多。

(0)

题画九首·其六

骑犊归来浇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

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0)

钱舜举画二首·其二丝瓜

黄花翠蔓子累累,写得西风雨一篱。

愁绝客怀浑怕见,老来万缕足秋思。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