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
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
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名为《赠万生下第还吴》。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赞美其文学才华的诗句。
“直道多不偶”一句,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理念相投却又难得遇合的感慨。“美才应息机”则是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意味着他的文采如同精妙的机械装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灞陵春欲暮”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景象,诗人在这个季节的尾声中感到孤独和无奈。接着,“云海独言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壮阔云海,只身一人返回家乡的心境。
“为客成白首”一句,通过时间流逝使头发变白来形象地表达了长期漂泊他乡的辛酸。而“入门嗟布衣”,则是对归来的诗人穿着粗糙之物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平淡甚至贫寒的生活状态。
最后,“莼羹若可忆”和“惭出掩柴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难以忘怀的心情,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无奈与避世之举。这里的“莼羹”,古代常用来比喻友情或亲情的深厚,通过掩柴扉这一行为,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逃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蕴含着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