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这首诗描绘了广溪三峡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开篇“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两句,以宏伟的山水画面揭示主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阔的情怀。“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地形之险峻与自然景观之美丽。
接着“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林之雄伟和瀑布之壮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则通过对流水声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历史与政治的反思。“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两句,触及历史的沧桑变迁,指出时势的紧迫和国家的动荡不安。"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渴望,以及对襄阳(今湖北襄阳)这块历史悠久之地的特别关注。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事频仍、国防紧张的情景。"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则通过对建筑物的倾颓与国家危亡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最后,“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两句,以西晋末年的刘禅比喻当权者之昏庸,同时寄托了对忠诚谋士的渴望。"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则表达了即便是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也要设法保国,而不应像东汉末年贾复那样悲观失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山水之美、历史之思和政治之忧,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
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
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
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
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
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
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
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
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
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
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
丈人别乘佐分忧,才子趋庭兼胜游。
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