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昌宫》
《兰昌宫》全文
唐 / 刘驾   形式: 古风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0)
翻译
宫廷中的兰花并非真正的瑶草,怎能长久保持春天的生机。
回望过去,春天已经离去,华丽的车驾也不能留住时光。
悲伤的风在皇家车驾经过的路上吹起,山水之间显得静寂而昏暗。
边疆的哀愁伴随着行人的脚步,而行人的岁月却无尽无休。
注释
宫兰:宫廷中的兰花,比喻皇室或宫廷生活。
瑶草:传说中的一种仙草,象征美好的事物。
春长在:长久保持春天的生机。
翠华:古代帝王仪仗中绿色的旗帜,代指皇帝。
不能待:无法留住。
悲风:凄凉的风。
辇路:皇帝乘坐的车辆所经之路。
边恨:对边疆战乱或思乡之情的哀怨。
行人:在外行走的人,这里可能指戍边的士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哀愁和无奈。开篇“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两句,通过对比兰花与普通草木,表达了对兰花难以永恒的叹息。兰花作为高贵和美丽的象征,它的凋零同样也意味着春天的逝去。

接着“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两句,则是说尽管春天会再次到来,但那些美好的时光却无法久留。翠华指代兰花,也代表了美丽的事物,这里强调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主题。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描述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情境。辇路即车轮印迹,指代人行踪稀少,而山川的寂静和天色渐晚,更增加了整体氛围的苍茫感。

最后,“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两句,则是诗人对那些漂泊不定、充满边塞之恨的人表示同情。行人代表着流离失所的人,他们的情感积累如同年华一般长久而深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漂泊者边塞之恨的深切理解。

作者介绍

刘驾
朝代:唐   籍贯:江东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