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孤村尚种茭,岂知戎马已生郊。
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
文园词客贻仙韵,且自乘鸾把月敲。
近水孤村尚种茭,岂知戎马已生郊。
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
文园词客贻仙韵,且自乘鸾把月敲。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诗人以“近水孤村尚种茭”开篇,描绘出一片荒凉之景,与“戎马已生郊”的战争背景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两句,形象地刻画了难民的可怜状态,与僧人的肥胖形成反差,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饥饿与苦难中的挣扎与无奈,即使在哀嚎中也难以找到出路。最后,“文园词客贻仙韵,且自乘鸾把月敲”一句,以文人雅士的超脱与闲适,反衬出底层民众的痛苦与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媚相并。重听。
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