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京感事》
《出京感事》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晚岁长途俱寂寞,伤今怀古总飘零。

韩彭岂是无三窟,管葛元非守一经。

白发任渠从此出,朱弦于世许谁听。

犹怜去国恨能释,已见灯龙出北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jīnggǎnshì
sòng / cháoshuōzhī

wǎnsuìchángshāngjīn怀huáizǒngpiāolíng

hánpéngshìsānguǎnyuánfēishǒujīng

báirèncóngchūzhūxiánshìshuítīng

yóuliánguóhènnéngshìjiàndēnglóngchūběimíng

注释
长途:长距离的旅程或生涯。
寂寞:孤独、冷清。
韩彭:指韩信和彭越,古代名将。
三窟:比喻多条退路。
管葛:指诸葛亮和管仲,古代贤相。
一经: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朱弦:红色的琴弦,象征高雅音乐。
去国:离开国家。
灯龙:比喻希望或理想。
北溟:古代指北方的大海,象征深远或困境。
翻译
晚年漂泊都感到孤独寂寞,感叹现在怀念古人总是漂泊不定。
韩信和彭越并非没有后路,诸葛亮和管仲并非一生只守经书。
任由白发丛生,世间还有谁会倾听我的心声。
仍然怜惜离开国家的遗憾,但已看到希望如灯龙从北方的深渊升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出京感事》,表达了作者在晚年离京时的孤寂与感慨。首句“晚岁长途俱寂寞”描绘了诗人年迈旅途中的孤独,晚景凄凉。次句“伤今怀古总飘零”则寓含了对当下境遇的哀叹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联想,感叹自己漂泊不定。

诗人以韩信和诸葛亮为例,“韩彭岂是无三窟,管葛元非守一经”,暗示自己并非没有退路,但无奈现实所迫,不得不坚守。这里的“三窟”和“守一经”分别指的是韩信的智谋和诸葛亮的忠诚,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无奈和不甘。

“白发任渠从此出,朱弦于世许谁听”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即使有才华,也无人欣赏。“白发”象征着岁月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朱弦”则代表高雅的音乐,无人倾听,更显落寞。

最后两句“犹怜去国恨能释,已见灯龙出北溟”中,“去国”表达了离开京都的失落,“恨能释”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心中仍有遗憾,但已能逐渐释怀。而“灯龙出北溟”则以奇特的意象,寓意希望如灯火般在困境中显现,暗含对未来有所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才情未展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些许希望,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0)

牡丹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0)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0)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0)

南征至维扬望江左

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0)

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