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长途俱寂寞,伤今怀古总飘零。
韩彭岂是无三窟,管葛元非守一经。
白发任渠从此出,朱弦于世许谁听。
犹怜去国恨能释,已见灯龙出北溟。
晚岁长途俱寂寞,伤今怀古总飘零。
韩彭岂是无三窟,管葛元非守一经。
白发任渠从此出,朱弦于世许谁听。
犹怜去国恨能释,已见灯龙出北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出京感事》,表达了作者在晚年离京时的孤寂与感慨。首句“晚岁长途俱寂寞”描绘了诗人年迈旅途中的孤独,晚景凄凉。次句“伤今怀古总飘零”则寓含了对当下境遇的哀叹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联想,感叹自己漂泊不定。
诗人以韩信和诸葛亮为例,“韩彭岂是无三窟,管葛元非守一经”,暗示自己并非没有退路,但无奈现实所迫,不得不坚守。这里的“三窟”和“守一经”分别指的是韩信的智谋和诸葛亮的忠诚,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无奈和不甘。
“白发任渠从此出,朱弦于世许谁听”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即使有才华,也无人欣赏。“白发”象征着岁月流逝和个人的衰老,“朱弦”则代表高雅的音乐,无人倾听,更显落寞。
最后两句“犹怜去国恨能释,已见灯龙出北溟”中,“去国”表达了离开京都的失落,“恨能释”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心中仍有遗憾,但已能逐渐释怀。而“灯龙出北溟”则以奇特的意象,寓意希望如灯火般在困境中显现,暗含对未来有所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才情未展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些许希望,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力疾坐清晓,来时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