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其三》
《寿·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碧瓦鳞鳞照宝幢,银涛四月起珠江。

画堂自长冰霜色,借问如今有几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岭南春景图,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珠江四月的壮丽景象。首句“碧瓦鳞鳞照宝幢”,以“碧瓦”象征着建筑的华美,而“鳞鳞”则形象地描绘了瓦片排列的整齐有序,犹如鱼鳞般闪烁,与“宝幢”的光芒相映成辉,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不失灵动的氛围。接下来,“银涛四月起珠江”一句,将珠江四月的水势比作银白色的波涛,生动地展现了珠江在春天时节的澎湃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画堂自长冰霜色”这一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通过“画堂”(可能指宫殿或豪华的住宅)的内部装饰,来象征外部环境的寒冷与严酷,形成了一种内外对比,暗示了某种深意或寓意,可能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或者是对某种情感状态的描绘。

最后,“借问如今有几双”一句,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引发读者的思考。这里的“几双”可能暗含了对伴侣、朋友或是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询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愿望,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风光,还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阳城怀旧·其一

路梗伤时事,春归感物华。

风波千万丈,烟火两三家。

树杪失巢燕,墙根无主花。

当年人不见,何处是生涯。

(0)

夏直

玉堂睡起苦思茶,别院铜轮碾露芽。

红日转阶帘影薄,一双蝴蝶上葵花。

(0)

抹里湛酒

乍坼香泥瓮酿成,一鞭先到日边城。

玻璃色映蔷薇露,沆瀣光浮金菊英。

偶说中州先酒谱,赖传后世以诗名。

相如病渴焉能赋,久矣吾衰畏后生。

(0)

游崆峒四绝·其三翠屏山

山作屏风样,其如空翠何。

不遮秋塞尽,空障夕阳多。

(0)

皇武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0)

岢岚赋雪分韵得素字

闭门三日雪,荒城甚无趣。

土屋多半颓,鸡犬迷牖户。

云端高青荧,天色易晚暮。

寒迷日车辙,清绝坤维柱。

竹藏冻虺蛰,松摧老蛟怒。

饿鸢嚇痴雏,饥鹰迹寒兔。

野人市樵苏,不辨入市路。

蹇驴局峻坂,愁见冰河渡。

阳衰理必复,天地岂终冱。

伫看黄云晴,飞屑落高树。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