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浪颠》
《忆浪颠》全文
宋 / 陈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偶同乡友校吟编,因得平安到浪颠。

心不干时清似水,发缘忧国白于棉。

半生景慕空千里,一纸寒温废二年。

何日支筇随此老,秋岩和菊荐冰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àngdiān
sòng / chén

ǒutóngxiāngyǒuxiàoyínbiānyīnpíngāndàolàngdiān

xīngānshíqīngshuǐyuányōuguóbáimián

bànshēngjǐngkōngqiānzhǐhánwēnfèièrnián

zhīqióngsuílǎoqiūyánjiànbīngquán

翻译
偶然与同乡诗友共编诗集,得以在漂泊中收到平安的消息。
心中无杂念时清澈如水,因忧虑国家而头发比棉花还要白。
半生以来仰慕的人如同千里之外,一封问候的信却已拖延了两年。
何时能手持竹杖,跟随这位老者,秋天的山岩和菊花陪伴下,品饮冰冷的泉水。
注释
偶:偶然。
同乡友:同乡的诗友。
校吟编:共同编纂诗歌。
浪颠:漂泊不定。
心不干时:心中无杂念的时候。
清似水:清澈如水。
发缘忧国:因忧虑国家。
白于棉:比棉花还白。
半生景慕:半生的仰慕。
空千里:如同千里之外。
一纸寒温:一封问候的信。
废二年:拖延了两年。
何日:何时。
支筇:手持竹杖。
随此老:跟随这位老者。
秋岩和菊:秋天的山岩和菊花。
荐冰泉:推荐冰冷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郁的《忆浪颠》,通过对与同乡友人校对诗稿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国家的深深挂念。"心不干时清似水"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清澈,即使身处动荡,仍保持如水般的平静;"发缘忧国白于棉"则揭示了他因忧虑国事而早生华发,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之情。诗人感叹半生景仰之情犹如千里之遥,却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温暖,这种情感交流中断已有多年。最后,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手握竹杖,伴随老友一同游历,欣赏秋天的山岩、菊花,并品饮冰冷的泉水,这画面充满了隐逸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陈郁
朝代:宋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
猜你喜欢

张大著以韩持国绿樽红妓事再和见戏复次韵·其二

壮心十五亦狂颠,十五年来洗濯鲜。

负郭元无三亩宅,浮家安有五湖船。

焚香读易谢来况,饮绿围红回长年。

不是柳桃曾作恼,安知世味有妍怜。

(0)

即席和丁夔帅送行诗韵·其二

眼明织翠剪新诗,勉我当今尚可为。

知觉斯民知觉我,溺饥天下溺饥谁。

志亨不管身穷达,谊正宁论效疾迟。

倒尽玉瓶谈未了,沙头忍泪与君辞。

(0)

马少卿挽诗

重葩殗叶露华浓,不忝家声得似公。

言行端和今世楷,貌心醇质古人风。

直将趋走二三节,换取宽閒五百弓。

如此名卿缘手尽,同时更送竹溪翁。

(0)

昨有祷于社稷及境内山川是夕枕上闻雨·其一

郊宫方社诗攸重,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梵铙声里纸钱风。

(0)

杨尚书和晴字韵诗适趋部宿再韵谢之·其二

冬令阴阴我独晴,世间寒暑本思成。

玉珂金钥声中睡,无限山林入耳声。

(0)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其四

云外衔山日半环,传杯共惜片云欢。

莫疑来日是来岁,万古光阴只么看。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