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宫方社诗攸重,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梵铙声里纸钱风。
郊宫方社诗攸重,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梵铙声里纸钱风。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仪式感。"郊宫方社诗攸重"表达了对郊天、方(土地)和社稷(五谷神)这些国家重要祭祀场所的尊重,显示出古代社会对天地自然神灵的敬畏。"川泽山林礼所崇"进一步强调了对河流、湖泊、山脉和森林这些自然界元素的崇敬,认为它们都是值得祭祀的对象。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古祀不修牲币废"暗示着随着时代的推移,传统的实物祭祀(如用牲畜和货币作为祭品)不再盛行,取而代之的是"梵铙声里纸钱风",即在梵呗声中焚烧纸钱,这是对传统祭祀形式的一种简化或替代。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传统祭祀习俗的反思,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古老信仰与现实需求之间平衡的思考。
步自雪堂去。
望临皋、将归二客,从余遵路。
木叶萧萧霜露降,仰见天高月吐。
共对影、行歌频顾。
月白风清如此夜,叹无肴、有酒成虚度。
闻薄暮,网罾举。
归而斗酒谋诸妇。
便携鳞载酒,相从旧追游处。
断岸横江寻赤壁,不复江山如故,但放舟、中流容与。
客去冥然方就睡,梦蹁跹、羽衣揖余语。
相顾笑,遂惊寤。
四海文章伯。
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
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
况夺得、秋光清彻。
笔下诗成愁鬼魅,更千军、侍帐看飞檄。
须信道,万人杰。
胸襟浩荡乾坤窄。
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直渡黄河擒颉虏,吐尽平生奇策。
终不负、雄姿英发。
闻说九重飞紫诏,想鸣珂、日晚朝天阙。
鸿鹄举,楚天阔。
瑞霭笼晴晓。
正小春时候,和气十分缭绕。
月姊精神还窈窕。
甚似星郎年少。
同共入、蓬莱仙岛。
鸾凤铿铿风缥缈。
算一双、两好真奇妙。
天上有,世间少。
桥门名姓掀张了。
更那堪、榜下新婚,才名表表。
便好相成勤夙夜,莫使脱簪遗笑。
且早趁、青春才调。
向去功名成就後。
到恁时节风流好。
胜今日,登科小。
路入蓝桥境。
忆当年、云英来会,玄霜捣尽。
争似温公风流婿,一笑欢传玉镜。
便胜似、琼浆玉饮。
自是振振佳公子,冰肌玉骨相辉映。
一对儿,好厮称。
夜深银烛交红影。
雀屏开、凤帷拥绣,鸳衾铺锦。
雨意云情应多少,梦到巫山一枕。
好语向、耳边频听。
但愿来春青云路,管一枝、青桂嫦娥近。
闻早寄,凤楼信。
官职从他大。
官大时、烦恼偏多,不如到我。
我有数间临水屋,随分田园些个。
也薄有、新蔬时果。
浊酒三杯棋一局,对花前、时抱添丁坐。
间觅句,唱仍和。
年年生日人争贺。
谩相期、黄扉紫闼,玉堂青琐。
一日平章风月事,奉保永无期祸。
只如此、有何不可。
阁箸相疑真可笑,政事堂、日里如何□。
似恁地,待则麽。
贺鹊冰檐绕。
伴华堂、两催妆束,音传青鸟。
瑞气沉烟金鸭袅。
脆管繁弦迭奏。
拥出个、仙娥窈窕。
秋水芙蓉相映照。
算人间、天上真希少。
肌玉润,臂金瘦。
仙郎况是青春调。
向鸳鸯、彩丝结就,同心巧。
料想梅花先得了。
昨夜一枝开早。
无地著、许多欢笑。
准拟计台魁鹗表。
著青衫、跃马长安道。
一百岁,一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