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门岩》
《龙门岩》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古风

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

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辟。

樵童走深径,渔户掩沈碧。

白首钓鱼郎,不知有行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ményán
sòng / zhāngbǎi

wèidàolíngtáixiānjiànlóngménshí

wànzhènqúnfēngchuǎngránsǒngshuāng

qīngquánjièzhōngdàokàngruògāomén

qiáotóngzǒushēnjìngyǎnshěn

báidàodiàolángzhīyǒuxíng

翻译
还未到达子陵台,已先看见龙门石。
世间万物被群峰镇压,龙门石突然耸立成双壁。
清澈的泉水划出道路中线,仿佛高门大开般敞亮。
砍柴的孩子在幽深的小径奔跑,渔家隐藏在深绿色的湖边。
年迈的钓鱼人悠然垂钓,全然不知有旅人经过。
注释
子陵台:古代地名,相传为汉代隐士严子陵的居所。
龙门石:可能指代壮观的山石或地标。
万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群峰:众多的山峰。
樵童:打柴的孩子。
渔户:捕鱼的人家。
沈碧:深沉的绿色,形容湖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山水景色的画面,其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和哲理。从“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龙门岩这一自然奇观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描述了龙门岩雄伟壮丽的景象,其中“万物镇群峰”表明这里是众山之首,气势宏大;“闯然耸双壁”则形象地描绘出两边山壁如刀削斧凿,险峻而又雄伟。

"清泉界中道,亢若高门辟"中的“清泉”为诗人眼中的龙门岩下流淌的清澈溪水,"界中道"则可能是指这清泉在山间形成的小路或自然分界;"亢若高门辟"则形容这里犹如高耸入云的大门被开启,为诗人展示了一幅开阔的景象。

接下来的“樵童走深径,渔户掩沈碧”表达了在这自然山水间,樵夫(伐木者)和渔人(捕鱼者)的平静生活。"白首钓鱼郎,不知有行客"则是对一位老翁钓鱼的描写,这位老翁头发已经变白,却不知诗人这位“行客”来到了这里。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向往,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寄托。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鼓吹曲辞.雉子班

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之奏曲成。

喔咿振迅欲飞鸣,扇锦翼,雄风生。

双雌同饮啄,趫悍谁能争。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

天地至广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让天子,务光亦逃名。

所贵旷士怀,朗然合太清。

(0)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一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0)

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诫。

(0)

杂曲歌辞.妾薄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0)

竹,竹。披山,连谷。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动,霜停露宿。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閒对数竿心自足。

(0)

奉和白太守拣橘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

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

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