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
《竹》全文
唐 / 张南史   形式: 词  词牌: 一七令

竹,竹。披山,连谷。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动,霜停露宿。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閒对数竿心自足。

(0)
翻译
竹子,竹子。遍布山岭,连接山谷。从东南方生长,与其他草木不同。
叶子纤细,枝条摇曳,霜降时静止,露水夜晚栖息。竹林处处云雾缭绕,每年都有新竹如玉般冒出。
当天空之风吹过,竹子竞相发出声音,池塘水色因此更加碧绿。
我回到庾信的小园,悠闲地欣赏几竿翠竹,心中感到无比满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生长茂密的竹林,通过对竹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诗人以“竹,竹”开篇,便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强调了竹在景物中的主导地位。

“披山,连谷”表明竹子覆盖了大片区域,从山到谷,一片翠绿。接着,“出东南,殊草木”则是说这些竹子从东南方向生长出来,与其他的草木相比显得特别。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竹的特殊情感。

“叶细枝动,霜停露宿”具体描写了竹叶和枝条的细腻之美,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脆弱与坚韧。霜停露宿,则是说到了秋天或清晨时分,竹叶上会挂着露珠或者薄霜,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季节变化,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细腻之美。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则是对竹子长期生长形成森林,以及每年新抽出的竹笋如同玉石般坚硬细腻的赞美。这里的“云”和“玉”,不仅形容了竹子的质感,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自然景物的崇高评价。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则是说到了天气变化带来的风,以及这种自然之声与池中的清澈水面相互作用,让竹林显得更加鲜活。这里的“争韵”指的是风吹过竹叶产生的声音,与诗人的情感呼应。

最后,“却寻庾信小园中,閒对数竿心自足”则是说诗人在这片竹林中找到了一种宁静与满足,就像古代文学家庾信一样,在自己的小园里享受着简单的乐趣。这里的“閒”字表现了闲适自得的心境,而“数竿”则具体化了这种享受,诗人通过数着竹子来体验内心的满足。

总而言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描绘技巧,也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态度。

作者介绍

张南史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美宪佥陈公重修玉融天宝陂

咨访代宸聪,霜威八郡中。

褰帷询潦旱,按俗悯年凶。

地古潴防失,江流斥卤通。

绣衣亲计粟,玉节坐鸠工。

瘴海秋腾隼,关河晓驻骢。

已兼修废坠,非但慰疲癃。

陂水寒仍绿,鹾田岁又丰。

永贻饘粥惠,宁忘我侯功。

利泽思王景,恩波感白公。

铭心那可报,镌石纪无穷。

(0)

奉题清远伯水墨图中写松竹梅

君不见徂徕峰顶秋涛作,琅琊台上天声落。

君不见黄陵庙前千万枝,楚云湘雨青离离。

不知何树临寒水,冷蕊空香拂征骑。

乍逐吴歌曲里残,又向边人笛中起。

君侯受钺下闽藩,草木还沾雨露恩。

山中亦有淩霜柏,思向侯门深托根。

(0)

高凉梁惟正爱日堂

来日短短去日多,百龄悠悠易蹉跎。

事亲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长知奈何。

帘前白日閒来度,强半光阴夜中去。

长日须教十二时,时时好在承颜处。

游宦因兹想故乡,铜鱼山色对高凉。

家临电白城头树,走马别来凡几霜。

忆昨西台著绣衣,今为花县亦忘机。

寥寥廨宇秋灯下,海阔天遥有梦归。

(0)

吴云归兴送别王明府子侄还姑苏

何处发归兴,吴江多白云。

晴教积水青枫合,寒带空洲远雁分。

游子前年别张掖,酒泉南头夜霜白。

扁舟忽过钓龙台,回首姑苏是乡陌。

小阮曾为叔父知,十年应负竹林期。

参差雨雪遥相问,迢递关河又别离。

羡君兄弟东归去,白马双嘶首前路。

行人未听虎丘钟,春风已绿吴门树。

莱衣重戏莫迟迟,百里邦君有所思。

悬知旧国看云处,不比甘州见月时。

(0)

赋得函谷关送人入秦

迢迢函谷关,北壮秦山路。

关门今古几人行,荆棘荒凉惟古树。

君不见伯阳迢递西入关,骑得青牛去不还。

田文爱材客满座,鸡鸣犬吠今茫然。

秋风黄叶重关下,金锁平明出车马。

男儿独数弃繻人,隐士曾闻抱关者。

君去西游几日归,五侯七贵相追随。

归时为问关城吏,莫笑行人终布衣。

(0)

怀川道中

茆屋松林度野桥,看山不惜马蹄遥。

暖风迟日新春好,青草黄茅旧瘴消。

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

纤埃岂足裨山岳,要使蛮荒识圣朝。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