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栖梧人叹凤。感逝伤春,坠墨凄烟冻。
明日黄花成蝶梦。遐心不絷逍遥鞚。
回首丘山前案重。语业难消,担把藏钩送。
窈窕风怀邀月共。闲情谁觅渊明缝。
一曲栖梧人叹凤。感逝伤春,坠墨凄烟冻。
明日黄花成蝶梦。遐心不絷逍遥鞚。
回首丘山前案重。语业难消,担把藏钩送。
窈窕风怀邀月共。闲情谁觅渊明缝。
这首诗以"一曲栖梧"起笔,描绘了一幅凤凰哀鸣的景象,寓含了对人才被埋没或逝去的感慨。"感逝伤春"四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春光不再的惋惜之情,"坠墨凄烟冻"则通过墨色的冷凝和烟雾的凄迷,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未来,"明日黄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如同梦境中的蝴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遐心不絷逍遥鞚"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
"回首丘山前案重"一句,丘山代表了深厚的学问和责任,而"前案重"则意味着压力和负担,诗人感叹知识与事业的沉重。"语业难消,担把藏钩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以及对轻松娱乐的向往。
最后,"窈窕风怀邀月共"展现出诗人优雅的情怀,希望能与月亮相伴,享受宁静的夜晚。然而,"闲情谁觅渊明缝"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人理解的情绪,暗示了诗人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却又难以找到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姚华在清末近现代初的文学风格,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客乡见寒食,因作桃坞游。
桃坞年年发春色,馆娃香径随风流。
罗敷采桑隔绿水,渔童小海歌蹋舟。
三五丫鬟不知丑,紫花红花簪满头。
欲开未开竹旁户,见我白髭佯作羞。
羞颜微破背人笑,自言此客曾来否。
侧闻橐驼语,此客宁尔留。
太白老,元丹丘,玉尊锦瑟春风楼。